搜尋
關鍵字 :
總共 : 241
9月30日《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條例》下的跨專業實踐研討會
THE LAW, THE DUTY, THE ACTION:《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條例》下的跨專業實踐
「法律解讀 x 實務智慧 x 應對準備」研討會
主辦單位:聖公會聖基道兒童院
協辦單位: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專業實踐及評估中心
日期:2025年9月30日(星期二)
時間:14:00 - 18:00(13:30 開始登記)
地點:香港理工大學賽馬會綜藝館
目的:《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條例》將於2026年1月實施,Are You Ready?聖公會聖基道兒童院於1935年成立,是一所多元化的兒童及青少年社會服務機構,致力提升兒童福祉,一直積極準備《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條例》的推行,特別舉辦是次研討會,廣邀多界別專家擔任主講或分享嘉賓,促進專業同工就條例解讀、指南內容理解、實務智慧、跨專業支援及機構應對準備等範疇進行交流與分享。
對象 : 《條例》指明25類醫療、社會福利及教育界相關專業人員及相關學系學生
主持人:
聖公會聖基道兒童院總幹事麥潤芸女士
基督教家庭服務中心總幹事梁少玲女士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講座教授及系主任崔永康教授
語言:廣東話
費用:全免
下載海報:https://bit.ly/SCHforum25
*由於反應熱烈,名額已滿,敬請見諒。
Farm to Table 煮飯仔
當天聖基道兒童和助養人在農舍製作及品嚐自家製的食物,包括手工麵包、麵包醬、手工餃子等,助養人和親友們跟兒童打成一片,更深入了解兒童的生活,以及直接予以鼓勵及關心。
Grace(化名)
中年失業,仍會略盡棉力支持聖基道,因為我相信聚沙能成塔,縱使生活有所改變,但仍可以成為別人的祝福,所以勿以善小而不為!
Jeffrey 的故事
克服口吃 敢於嘗試 創造人生爸媽因嚴重經濟困難無法照顧六名子女,Jeffrey七歲時被轉介入住聖基道。因口吃和性格內斂,令他不懂面對及處理困難,幸家舍同工持續開解和給予支持。當時家長鄭姐常陪伴Jeffrey,特別在假日與Jeffrey在家舍獨處時,和他討論人生目標,又鼓勵他不要自卑,真誠的關懷令他逐漸敞開心扉,培養出勇敢面對困難的毅力,儘管會考成績未如理想,中學畢業後,他已立志在餐飲業發展。
18歲離院後,Jeffrey仍謹記家舍的紀律和教導,努力克服口吃,又持續進修,逐步完成文憑及學士課程,現還修讀碩士學位呢!今日,Jeffrey是香港專業品酒師協會認可會員及品酒師,憑藉豐富的工作經驗和專業資歷,晉升為餐廳主管,在飲食業界發光發亮。
今日事業有成、翩翩有禮的Jeffrey在面對重要的人生抉擇時仍會請教鄭姐,「她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之一。」忙於工作和進修的Jeffrey仍努力扛起父親的職份,望能給予女兒最好的一切,讓孩子同樣能夠發光發亮。
Luke 的故事
家舍家長親如家人,成人生大後盾,舊生Luke敢於踏上未知的旅程
「如果只聚焦兒時沒有爸媽照顧,那當然是不幸,但在聖基道的照顧下,我覺得自己所走的每一步都是美好的。」Luke自小缺乏父母照顧,六歲獲轉介入住聖基道,於中三接受領養,移居美國生活。
雖無血緣關係,家舍家長滿滿的愛令Luke從不感覺孤單。「家長言行身教,把握各種機會教我待人處事的道理。長假期時,其他兒童獲原生家庭安排回家度假,只有我要留在家舍,但家長為免我感到孤單,會特意在自己放假時亦陪伴我,視我如家人。」
回憶在家舍生活的日子,Luke說聖基道會尋求善長贊助,提供額外資源予兒童。除每年暢遊海洋公園,很多兒童都有學習樂器,他因此額外珍惜,倍加學習,最終考獲七級鋼琴。此外,他又有補習和學習珠心算等課餘活動,幫助他提升學習表現,職員還親自教授書法等趣味活動,令他獲益良多。
當海外領養機會出現時,Luke都有猶豫。「家長和社工給予安慰及鼓勵,令我最終想通了,若真的適應不來,可考慮回來!」雖然知道要回來的安排十分複雜,但在這個強大的鼓勵下,讓Luke有足夠的信心踏上未知的旅程。
時光飛逝,Luke在美國大學畢業後回港發展,現於香港的跨國公司工作,和以往照顧他的家長仍有緊密聯繫。所謂三十而立,他現時能夠獨立生活,逐步走出自己當行的道。
Manci 的故事
入住聖基道,可說是Manci童年的分水嶺。
除親弟外,Manci有七個同父異母的兄弟姊妹,因父母長期失蹤,全由嫲嫲照顧直至她因病離世。唸小二的Manci先獲轉介入住另一間社福機構的兒童之家,她說家舍成員關係冷漠,兒童之間亦有欺凌情況,是個沒有愛的地方。更糟的是Manci的家庭狀況在校內被意外公開了,令她備受孤立:「同學會取笑我和弟弟,連他們的父母也不准孩子跟我們玩!」即使偶爾周末回家度假,與繼母不和的她亦會被虐待、被關在廁所、沒有飯食……
上半個童年猶如地獄,Manci趁小學升中獲派跨區中學時,她成功爭取轉換院舍入住聖基道。「我終於有『家』的感覺,可以放心地哭、放心地笑,是個彼此真心對待的地方。」Manci慶幸這個「家」充滿愛與關懷,同睡一張碌架床的室友是個可以同喜同悲的好姊妹,也是時至今日的最好朋友;一班願意與家舍女生促膝談心及經常語重心長叮囑她不要行差踏錯的家舍同工,即使大家早已各散東西,仍然保持聯繫,互相關心。
這分一生的關係,支持着Manci離院後走出自己的路——文憑畢業後繼續半工讀完成學位課程,之後努力修畢碩士學位。建立自己的事業後,她沒有忘記熱愛創作的初心,開設藝術蛋糕店,努力圓夢。「感恩在聖基道度過了半個美好童年,讓我療癒半生。」Manci去年更為聖基道製作85周年手造曲奇作禮盒義賣,回饋母院。
「假如沒有聖基道,
我不會學懂跟自己相處;
我不會學懂設身處地;
我不會學懂為人設想;
我不會學懂每一個決定都要為自己負責;
我不會學懂掌握自己的人生;
我不會學懂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
今天我實現了夢想,開了一家小小的蛋糕店
感謝聖基道,讓我有了『將來』。
更讓我學懂了感恩,學懂施比受更有福,更感謝當初幫過我的每一位無名氏。
你們成就了今天的我
今天換我有能力
去幫助昨天的我。
你們又願意成就更多『將來』嗎?」
MTM 關愛基金
MTM 關愛基金在分店籌款,贊助兒童參加暑期活動及助養計劃:「真正的美麗是從心散發,真正的幸福是從分享中獲得。從心出發的分享,讓美麗與幸福從童年開始。」
S+高峰會暨博覽2025
聖基道再次參與由社聯主辦,為期兩天的「S+高峰會暨博覽2025」,感謝各位企業伙伴、善心人士蒞臨本院展位參觀及支持。是次博覽本院重點介紹青年共居計劃"T-Lodge"薈舍,展示如何為曾接受兒童住宿照顧服務及缺乏家庭支援的青年,提供可負擔和安全的過渡性居所,希望能吸引善心業主支持計劃!
本院一向重視伙伴合作,致力與社區各界連結,多年來有幸獲得眾多企業伙伴鼎力支持並提供資源,與本院同行,致力提升兒童及青少年福祉。24/25年度本院成功提名17間企業參與「#商界展關懷」嘉許計劃。
如有伙伴合作查詢,請致電3756-4488 或電郵致 fundraise@skhsch.org.hk
Today Plus「小小大老闆」活動
Today Plus HK舉辦的「小小大老闆」總決賽已圓滿舉行,衷心感謝Today Plus HK將活動收益捐贈予本院「樂樂」「遙遙」助養計劃,不但讓孩子們學習寶貴的創業知識,更教導他們回饋社會的重要!「小小大老闆」讓6至12歲小朋友體驗創業精神及銷售技巧。活動當天場面非常熱鬧,小小老闆們施展渾身解數,精心佈置自己的攤位,展示各式各樣充滿創意的產品!
「Super Mama 傾吓偈」網上聚會
活動邀請寄養家長Carrie姨透過Zoom與助養人等參加者分享其教養兒童的秘訣。雖然隔著屏幕,參加者都滿載而歸!
「參觀南丫島漁民文化村」
感謝天公造美,讓本院兒童與助養人及小助養人家庭可以聚首一堂,於5月20日同遊南丫島漁民文化村,為本年度的助養人活動打響頭炮。
當日約共80名參加者來到索罟灣養魚區,透過破冰遊戲、分組參與導賞、遊覽魚排和無鈎釣魚等活動,讓助養人有機會認識聖基道兒童和本院服務。每人更獲派一份DIY馬賽克杯墊材料包,即席發揮創意,製作屬於自己的杯墊留念,一起度過了愉快的周末。
[助養人感受](只出中文)
「我非常感動,香港仍有不少有心人,不論個人或整個家庭,都參與聖基道的助養計劃。親身參與今次活動後,我會廣傳聖基道的理念,希望呼籲更多人參與,幫助更多有需要的兒童,以及透過教育來提升兒童對社會的參與。」
「樂樂」「遙遙」- 助養人同樂日
當日約有100位助養人、親友及本院兒童參與,一同玩破冰遊戲、分組燒烤、觀看兒童表演及自由參與營內活動。透過助養人活動,助養人深入了解兒童的生活,更可藉此鼓勵及關心兒童,一同度過愉快的一天。
「樂樂」「遙遙」助養計劃
「樂樂」「遙遙」助養計劃的內容是甚麼?
「樂樂」「遙遙」助養計劃為聖基道兒童院籌募經費及發揚關懷兒童的訊息,善長只需每月捐款90元或每年1,080元作為助養費用,便可以成為助養人;每年本院更會安排助養人活動,讓助養人可以親自關懷本院兒童,共度歡樂時光。
「童.築未來」BB爬行大賽暨90周年誌慶啟動禮
聖基道今年成立90周年,本院在3月1日於荷里活廣場舉行「童.築未來」BB爬行及運禮物大賽暨90周年誌慶啟動禮,並有幸邀得社會福利署助理署長(家庭及兒童福利科)鄒鳳梅女士、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副主席江玉歡議員及香港聖公會教省主教長陳謳明大主教蒞臨主禮。
當日有90個家庭參加比賽,家長紛紛為孩子作「成就未來BB」主題性打扮參賽,有BB以足球員、飛機師、護士等造型亮相,趣緻可愛,場面別開生面,熱鬧溫馨,齊來為兒童的未來築起第一步,同時慶祝本院90周年的大日子,為本院今年連串誌慶活動打響頭炮!
「細路仔 傾下偈」網上助養人活動
為響應留家抗疫,本院首度透過Facebook Live舉行名為「細路仔 傾下偈」的網上助養人活動,邀請兒童之家同工和四位兒童分享停課時的生活點滴、個人喜好和夢想等。
活動設有有獎問答遊戲和提問環節,讓助養人與兒童互動一番。最後,兒童不忘感謝助養人一直以來的支持,送上祝福。
「薈舍」青年共居計劃
服務目標
為曾接受兒童住宿照顧服務及缺乏家庭支援的年青人提供可負擔、安全、穩定的居所,協助他們建立自立能力。
服務對象
18至27歲,曾接受本地兒童住宿照顧服務的年青人。
有獨立生活及自理能力,但缺乏穩定居所及家庭支援。
具提升自立能力的動機,有固定收入來源。
情緒穩定、無不良嗜好及適合與人共居。
服務內容
租用共居單位(按年簽署合約,總租期最長為四年)。
由社工提供支援,就升學、就業、儲蓄、獨立生活能力等範疇作出規劃。
生涯規劃及義工服務活動。
獲資助參加持續學習及進修。
*計劃由「聯豐集團」贊助推行
一對手農舍一天遊
聖基道兒童和助養人在農舍參與農務體驗、包素菜餃子、造風車和手作雪榚,助養人和親友們跟兒童打成一片。透過助養人活動,助養人深入了解兒童的生活,更可直鼓勵及關心兒童。
不再一樣
April 15歲,安蔭兒童之家
「一年前,我是一個毫無責任感,又無自信的小孩子。一年前,我是一個不知天高地厚,只顧吃喝玩樂,無人生目標的小孩子。經過一年的家舍生活,有歡笑也有流淚的時候,但我已變得不再一樣。一年前,初到家舍的我膽小如鼠,亦不懂得如何與其他小朋友相處。在那段適應家舍生活的日子,我覺得很無助,很失落,不知所措。多得家舍姨姨無微不至的照顧和關心,她教導我如何與人融洽相處,陪伴我度過艱難的時期。更重要的是她不斷鼓勵和開解,使我從毫無喜樂人生中活潑起來,從冷眼旁觀的家舍生活中熱衷起來。請容許我在這裏向佩姨說一聲:謝謝你的愛!」
主頁
兒童故事
讓兒童笑顏重現,活出豐盛人生!
http://www.skhsch.org.hk/zh-hant/children/stories/
任俊彥醫生
在我的成長中,曾遇到很多困難,深明渴望援助時的心情。現在我已有兩個兒子,不但想盡力愛護他們,更希望其他有缺乏的孩子,都能得到愛心和照顧。「樂樂遙遙」助養計劃幫助香港有需要的孩子,很有意義!
企業參與
聖基道兒童院需要企業的幫助,以支持服務發展及舉辦各類活動。企業可以提議不同的合作模式,以下是過往企業與聖基道兒童院合作的例子:
組織籌款活動
發動籌款活動,鼓勵員工、伙伴或顧客捐款支持。例如:
金裝燉奶佬在分店長期擺放籌款箱,鼓勵顧客捐出零錢;
Shell在全線油站售賣愛心朱古力,呼籲顧客一同支持。
協助推廣
企業可利用已有的網絡及資源,協助宣傳聖基道兒童院的服務。例如:
客戶通訊或賬單中附上聖基道兒童院的單張;
在機構網頁上加上聖基道兒童院的橫額廣告;
在電郵中加入聖基道兒童院的連結;
提供各種廣告渠道;
協助派發單張及張貼海報。
支持「童夢同行」計劃
機構如何支持?
鼓勵員工每月捐款最少港幣90元或一年港幣1,080元,機構捐出相同金額,實行企業和員工童夢同行,一起幫助本地的孤兒、來自破碎家庭及來自基層家庭的兒童夢想啟航,建立自己的未來。機構將會獲得證書或獎座,並有機會獲得「商界展關懷」提名。如有興趣,請致電3756 4432與聖基道兒童院聯絡。
活動贊助
企業可以贊助聖基道兒童院的服務計劃,以下是一些例子:
康業信貸快遞贊助表現出色的兒童參與外地遊學,了解當地環保設施及文化;
中華書局及金寶通有限公司贊助一系列課程,加強兒童及青少年的自信心,建立他們的領導才能;
嘉利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贊助外展及歷奇活動,培養兒童的堅強意志;
合源(集團)有限公司贊助全院兒童參與環保生態遊,擴闊眼界。
馬鞍山廣場為聖基道兒童院活動提供免費場地。
捐款支持
直接捐款支持聖基道兒童院的工作。
義務工作
企業利用本身的專業及資源,協助本院工作,並讓兒童擴闊眼界。例如:
插畫家Chocolate Rain及Jeanie義務為聖基道兒童院的活動提供設計;
香港麗嘉酒店為兒童提供實習機會;
TOM集團義工為兒童講故事,同時捐出過百本益智繪本。
高露潔派出牙醫及義工隊,為兒童檢查牙齒及送出禮品包,鼓勵兒童注意口腔清潔。
商界展關懷提名
我們每年均會提名緊密合作、長期支持或有誠意支持聖基道兒童院的企業。有關提名詳情,請致電 3756 4432 或電郵至 fundraise@skhsch.org.hk。
住宿服務
何月玲(校長)
新聞不時會報導虐兒個案,住在院舍的兒童是很需要幫助的。我透過舉辦生日會,成功邀請了55名親友參與助養計劃,幫助聖基道的兒童,希望他們生活得更好。
保險從業員, 密維華女士
只需每月五十元的捐助就能為有需要的兒童創造更美好的將來。在助養人活動中我深受感動,相信每分捐助都能為他們帶來幫助。
個人義工
如果您 ......
年齡在21歲或以上
思想成熟、性格獨立
希望參與及支援聖基道兒童院的工作
聖基道兒童院歡迎您申請成為個人義工。
>>>本院目前暫停個人義工申請,直至另行通知。
健苗童行計劃 - 家長分享會
本院健苗軒榮獲「合源慈善基金」連續三年的贊助,為2至12歲懷疑或確診特殊學習需要的小朋友提供超過1500節的免費專業訓練。早前合源慈善基金會主席謝錫洪先生及夫人到訪中心,與一眾受助家長交流。席間家長們除了分享孩子在接受免費專業訓練後的改變及成長外,亦衷心感謝基金會的贊助,讓她們的孩子在年幼時的黃金階段獲得適時、適切的介入支援,大大減輕他們的財政負擔。
健苗軒
服務目標
為有學習或成長發展需要的兒童提供適切的評估、專業訓練及輔導,及早識別兒童之發展需要。
服務對象
0至12歲兒童及其家長或照顧者。特別是有情緒問題、發展障礙、學校適應困難、讀寫困難的兒童及面對管教困擾的家長。
服務內容
提供兒童全人健康的指導及訓練服務。
提供兒童評估、介入及跟進服務。
推行宣揚兒童全人健康訊息及多元化的學校及社區教育活動。
專業團隊
職業治療師、言語治療師、特殊幼兒工作員及註冊社工。
服務特色
透過「跨專業」團隊提供「一站式」關顧兒童全人成長的服務。
服務形式(個人或小組形式)
個人評估、成長及能力訓練小組、臨床心理輔導、專業治療及家長支援服務。
訓練內容
表達及理解能力訓練
發音能力訓練
讀寫能力訓練
大肌肉及小肌肉訓練
感覺統合訓練
專注及執行力訓練
社交及情緒訓練
幼兒綜合訓練
網站
https://kidsmind.org
傳媒報導
免責聲明
<<聖基道兒童院網站>>不會為任何因瀏覽或使用<<聖基道兒童院網站>>網站而引起之損失或破壞而負責。
所有在<<聖基道兒童院網站>>內刊載的資料僅作為參考之用。使用者應自行評估網站的一切資料並加以核實,並宜徵詢獨立意見。
使用者應自行決定是否使用及下載本網站之任何資料,並承擔風險。如因下載本網站的資料而導致電腦系統出現任何損壞或資料流失,皆由使用者自行負責。
使用者因使用本網頁傳送或接收訊息而招致任何直接、間接、特殊或從屬的損失,聖基道兒童院概不負責。
<<聖基道兒童院網站>>可隨時停止或變更有關條款而毋須事先通知。
<<聖基道兒童院網站>>的網上捐款系統由中國銀行和「傳款易」提供。「傳款易」採用國際標準的保安技術SSL128元位加密、並加以 VeriSign 的環球網域驗證技術,確保所有機密資料在輸送前已自動加以密碼保護,在傳送過程中不會受干擾或被截收。
兒童之家
服務對象
兒童之家為4至18歲,因家庭問題而得不到家人適當照顧,需要暫時離開家庭的兒童及青少年提供近似家庭模式的24小時住宿照顧服務,直至他們可以與家人團聚或被安排到長期的居住地方。聖基道兒童院亦設有緊急/短暫兒童之家服務,幫助因事故而需要即時住宿服務的兒童。
服務目標
保障和促進兒童的健康和福祉。
照顧兒童全人的發展。
鼓勵發展潛能,培養兒童的責任感、自尊心和自我照顧能力。
服務名額
194(包括兩個緊急/短期兒童之家服務名額)
服務內容
共24間兒童之家,每家舍服務八位兒童。
提供近似家庭模式的居所,讓兒童感受「家」的溫暖。
照顧及督導兒童的日常活動及起居生活。
為兒童提供輔導服務,並根據個別兒童需要和家庭狀況,為兒童推行合適的福利計劃。
為兒童安排各種康樂活動、自理及社交訓練,讓兒童有機會培養個人才能和興趣。
設施及特點
每間兒童之家均有空調設備,並提供電腦、兒童遊戲角及足夠私人空間,讓兒童能在愉快舒適的居住環境下成長。著重個別關顧,因應兒童個別需要,培育他們成長。
管教信念
孩子需要健康而穩定的環境
以同理心明白孩子的需要
接納孩子的限制
尊重孩子的獨特性
包容孩子在犯錯中學習
申請及退出程序
需經社會福利署或非政府機構屬下的社工向社會福利署中央轉介系統申請;緊急/短期兒童之家的申請可直接致電聖基道兒童院。
兒童退出服務需經轉介社工、聖基道兒童院的社工及兒童家人/監護人商討決定。若兒童行為對其他服務使用者及/或照顧者構成危險,院方有權要求兒童即時退出服務。
費用
膳宿費全免,但兒童家人/監護人需支付兒童的個人開支,如教育費及零用錢等。
專業人員支援服務
服務對象正接受聖基道兒童院的兒童之家服務照顧並有特殊需要(例如:學習困難、注意力不足、過度活躍症、自閉症、言語障礙和發展遲緩等) 的兒童和青少年及他們的家長或照顧者。
服務目標- 因應接受照顧的兒童和青少年及/或其家長/照顧者的特殊需要,提供特別設計的小組活動或社交及康樂活動。 - 為職員提供有關照顧及管理居於院舍的兒童及青少年的專業建議、諮詢和訓練。- 為接受照顧的兒童和青少年提供臨床評估/諮詢/治療,促進他們在認知、情緒和行為方面的發展。服務性質是一次性/短期的,亦可在他們等候長期臨床心理服務期間提供。
服務內容- 臨床/智力評估- 臨床諮詢/治療- 接受照顧兒童和青少年的家長/照顧者教育- 職員訓練- 因應接受照顧的兒童和青少年及/或其家長/照顧者的特殊需要而設的小組活動、社交及康樂活動
申請及退出程序- 服務使用者可經由本院兒童之家社工轉介。- 服務使用者如欲退出服務,可向負責社工/臨床心理學家提出終止要求,以便作出安排。
費用- 個案服務:免費 - 各類型活動:按個別活動收費
兒童之家 / 兒童之家 (緊急宿位)
服務對象
兒童之家為4至18歲,為未能獲得原生家庭適當照顧,需要暫時離開家庭的兒童及青少年提供近似家庭模式的24小時住宿照顧服務,直至他們可以與家人團聚或被安排到長期的居住地方。聖基道兒童院亦設有緊急/短暫兒童之家服務,幫助因家庭緣故而需要即時住宿服務的兒童。
服務目標
保障和促進兒童的健康和福祉。
照顧兒童全人的發展。
鼓勵發展潛能,培養兒童的責任感、自尊心和自我照顧能力。
服務名額
194(包括兩個緊急/短期兒童之家服務名額)
服務內容
共24間兒童之家,每家舍服務八位兒童。
提供近似家庭模式的居所,讓兒童感受「家」的溫暖。
照顧及督導兒童的日常活動及起居生活。
為兒童提供輔導服務,並根據個別兒童需要和家庭狀況,為兒童推行合適的福利計劃。
為兒童安排各種康樂活動、自理及社交訓練,讓兒童有機會培養個人才能和興趣。
設施及特點
每間兒童之家均有空調設備,並提供電腦、兒童遊戲角及足夠私人空間,讓兒童能在愉快舒適的居住環境下成長。著重個別關顧,因應兒童個別需要,培育他們成長。
管教信念
孩子需要健康而穩定的環境
以同理心明白孩子的需要
接納孩子的限制
尊重孩子的獨特性
包容孩子在犯錯中學習
申請及退出程序
需經社會福利署或非政府機構屬下的社工向社會福利署中央轉介系統申請;緊急/短期兒童之家的申請可直接致電聖基道兒童院。
兒童退出服務需經轉介社工、聖基道兒童院的社工及兒童家人/監護人商討決定。若兒童行為對其他服務使用者及/或照顧者構成危險,院方有權要求兒童即時退出服務。
費用
膳宿費全免,但兒童家人/監護人需支付兒童的個人開支,如教育費及零用錢等。
專業人員支援服務
服務對象正接受聖基道兒童院的兒童之家服務照顧並有特殊需要(例如:學習困難、注意力不足、過度活躍症、自閉症、言語障礙和發展遲緩等) 的兒童和青少年及他們的家長或照顧者。
服務目標- 因應接受照顧的兒童和青少年及/或其家長/照顧者的特殊需要,提供特別設計的小組活動或社交及康樂活動。 - 為職員提供有關照顧及管理居於院舍的兒童及青少年的專業建議、諮詢和訓練。- 為接受照顧的兒童和青少年提供臨床評估/諮詢/治療,促進他們在認知、情緒和行為方面的發展。服務性質是一次性/短期的,亦可在他們等候長期臨床心理服務期間提供。
服務內容- 臨床/智力評估- 臨床諮詢/治療- 接受照顧兒童和青少年的家長/照顧者教育- 職員訓練- 因應接受照顧的兒童和青少年及/或其家長/照顧者的特殊需要而設的小組活動、社交及康樂活動
申請及退出程序- 服務使用者可經由本院兒童之家社工轉介。- 服務使用者如欲退出服務,可向負責社工/臨床心理學家提出終止要求,以便作出安排。
費用- 個案服務:免費 - 各類型活動:按個別活動收費
服務單張
<< 點擊查看 >>
兒童之家 單位主管*(合約制)
職位編號:SGH/SW-CW
工作地點:柴灣 兒童之家
職 責:兒童輔導、推行活動、行政及人事管理等。
條 件:
1. 持認可社會工作學位或相同學歷,具兒童及家庭輔導工作經驗。2. 兩年或以上前線工作經驗,有寄養、兒童住宿或家庭服務工作經驗優先。
薪 酬:按有關學歷及工作經驗而定。
福 利:年假20天、另有結婚假、生日假、醫療津貼、進修津貼等多項福利。
*因應「性罪行定罪紀錄查核」機制已實施,本院會要求準僱員進行性罪行定罪紀錄查核的申請,並授權本院及服務單位查核結果。
兒童之家 家務助理* (合約制)
工作地點:
天水圍 兒童之家 (職位編號:SGH/WMII-SY,SGH/WMII-YS)
工作時間:星期一至五,上午9:00至下午6:00;及星期六,上午9:00至下午1:00。
職 責:
負責清潔、買餸、煮飯、購物、編制餐單及協助照顧兒童等。
條 件:
學歷程度小六或以上,具良好溝通能力、懂閱讀及書寫中文。懂均衡營養、喜愛兒童工作,有相關工作經驗優先。
薪 酬: 按有關工作經驗而定。
福 利: 5.5天工作、年假12天、醫療津貼、進修津貼等。
*因應「性罪行定罪紀錄查核」機制已實施,本院會要求準僱員進行性罪行定罪紀錄查核的申請,並授權本院及服務單位查核結果。
申請辦法:此職位可致電 3756 4447 與何小姐登記安排面試,或來信請附履歷、要求薪金、地址及日間聯絡電話寄香港北角百福道21號香港青年協會大廈15樓,聖公會聖基道兒童院有限公司總幹事收,或電郵至 recruit@skhsch.org.hk。
兒童之家 家長 *(合約制)
工作地點:天水圍 兒童之家 (職位編號:SGH/HM-TSW)
柴灣 兒童之家 (職位編號:SGH/HM-CW)
工作時間:每週工作五天。須與配偶留宿,並可安排不多於兩名子女遷入兒童之家。
職 責:負責照顧兒童各方面之需要,履行家長的角色,管理家舍之日常運作。
條 件:
已婚夫婦,無不良嗜好及喜愛兒童工作。
中學畢業或非香港畢業而持有大專畢業程度。
其配偶必須有全職之工作,需於工餘時間按時回到兒童之家協助照顧兒童,每月可獲發津貼。
認同並實踐本院使命、核心價值及服務信念。
與配偶均願意委身協助身處於逆境的兒童及青少年,明白他們之需要,陪伴他們成長。
思想成熟、情緒穩定。
擁有良好之溝通技巧、具團隊合作精神。
*因應「性罪行定罪紀錄查核」機制已實施,本院會要求準僱員進行性罪行定罪紀錄查核的申請,並授權本院及服務單位查核結果。
兒童之家 福利工作員(替假家長)* (合約制)
工作地點:
柴灣 兒童之家 (職位編號:SGH/RHP-CW)
天水圍 兒童之家 (職位編號:SGH/RHP-TSW)
工作時間:每週工作44小時,需要輪班及值夜工作。
職 責:
輔導及照顧八名兒童(4-18歲),包括兒童日常起居生活、身心成長需要及功課輔導等。協助社工輔導兒童、籌劃及推行活動。
條 件:
中學會考五科合格(包括中、英(課程乙)、數)或中學文憑考試五科合格(包括中、英、數)或同等學歷。
願意委身協助身處於逆境的兒童及青少年,明白他們之需要,陪伴他們成長。
思想成熟、情緒穩定及喜愛兒童工作。
擁有良好之溝通技巧、具團隊合作精神。
認同並實踐本院使命、核心價值及服務信念。
*因應「性罪行定罪紀錄查核」機制已實施,本院會要求準僱員進行性罪行定罪紀錄查核的申請,並授權本院及服務單位查核結果。
兒童住宿服務
兒童心聲
兒童故事
讓兒童笑顏重現 活出豐盛人生兒童純真的心靈猶如白紙,然而,因為複雜的家庭背境,來自破碎家庭兒童的生命,似乎只得一片蒼白。
兒童畫導師, 葉敏莊
我首次參加助養人活勳,印象最深刻是親身接觸兒童,互相認識和溝通。最大的意義就是向兒童傳達關愛的信息,我會繼續支持。
公司經理, 鄭皓斌
自己小時候在教會收到來自外國捐助的禮物,感到人間有情。今天,很慶幸,我有能力盡一點心意,讓有需要的小小心靈感受到社會對他們的關愛和支持。盼望他們將來也能幫助別人,薪火相傳。
公司董事, 謝天龍先生
雖然只是每月50元的捐助,但我相信這小小的支持,也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兒童重拾安穏的生活。
公益金代表探訪本院同心牽
本院多年來獲公益金贊助在沙田營運家庭支援中心「同心牽」,支援區內基層家庭。早前,一眾香港公益金捐助人到訪本院同心牽,了解服務運作及發展。當日本院董事會副主席關恒生先生致謝辭,中心家長會員出席分享有關服務如何協助特殊教育需要兒童發輝潛能,建立自信及社交網絡。
六年情
永康 - 耀盛兒童之家
「我已在聖基道這大家庭內生活了六年之多,六年的家舍生涯,有喜有悲,百感交集。入住這裡,真是給了我一個與別不同的童年 ......父母在我小時候便已離異,我曾經在不同的親戚家中居住。後來因姑姐不能再繼續照顧我,在1997年10月31日我便入住忠實兒童之家。兒童之家給我的印象算是不錯,有很多小朋友,很熱鬧。 以往,眼見其他小朋友有爸爸、有媽媽、有一個快樂的家庭,內心感到十分羨慕。但當我住在家舍愈久,便發現家舍原來可以給我一個與一般家庭不同的感覺。家舍像個小社會,兒童與兒童之間互相聯繫,互相關照,有時爭吵,有時打架,但很快便沒事了!另外,家舍的活動亦多不勝數,精彩非常,每次也令到我樂而忘返。雖然我沒有雙親的照顧,但原來家舍內也有一些待我如子的社工和家長們。每當我有心事,家長一定會耐心傾聽我的心事;每當我犯錯,家長一定會循循善誘地教導我。每一個家長都有不同的長處和技能,我在他們身上都學到不同的優點,他們在我的成長路中給予我很大的鼓勵,在我消極的時候,他們給予我很大的支持。人家只有一對父母,但我卻有很多個家長。六年的家舍生活,令我度過了一個愉快的童年。我從彼此間的相處中,學會了忍耐和體諒等待人處世之道。曾經有一位院友告訴了我一個有趣的故事,說﹕「神創造我們時,在我們身上掛了兩個袋,前面小的是裝著別人的缺點,後面大的是裝著自己的缺點,人們總是看到別人小小的缺點,加以批評,但自己的缺點就總看不見。」這故事令我深深體會到只會批評別人是錯的,其實如果自己只要努力改正自己的缺點,那就沒有時間批評別人了。這幾年來,我十分感謝身邊待我好的人。包括我家舍的社工、各位家長及曾經照顧我的家長及家務助理。在我調去另一個家舍的短短數個月裏,我變得成熟,無論思想或行為上,都有很大的改進。我希望透過這個機會多謝照顧過我的社工、家長及家務助理,我會繼續努力,不會讓關心我的人失望。」
其他支持方式
無理你是個人、家庭、小組、私人或非牟利團體,都可以考慮以下列方式捐助聖基道兒童院:
保單傳愛
投保人可考慮在現有保單中,捐贈部份百分比的投保額予聖基道兒童院(例:90%家屬10%慈善機構)。保單捐贈不影響投保人現在的生活質素,卻能為聖基道兒童院帶來長遠而穩定的善款收益,造福社群。
詳情請致電3756 4488向聖基道兒童院的職員查詢或直接向您的保險顧問查詢,或登入 www.lifecare.org.hk 瀏覽詳情。
遺產捐獻
聖基道兒童院歡迎不同形式的遺產捐贈,當您訂立或修改遺囑時,均可以考慮將聖公會聖基道兒童院列為遺產受益人,您可以考慮捐出部分或全部遺產、物業或股票、債券等其他資產。
其他支持
個人及機構舉辦活動,宣揚關愛的信息,同時為兒童籌款。例如:
擺放籌款箱:鼓勵零錢或利是捐獻;
義賣行動:義賣糖果精品,將利潤和餘下貨品捐予聖基道兒童院;
支持朱古力義賣:捐款或捐贈朱古力給予聖基道兒童院的兒童。
我們歡迎其他有創意的活動!如有任何查詢,請致電 3756 4488 或電郵至 develop@skhsch.org.hk。
其他資訊
兼職特殊教育需要課餘託管導師*(合約制)
職位編號: HL/PT-SEN-T
工作地點: 沙田區
工作時間: 逢星期一至五,下午3:30至下午5:30。
職 責:
為沙田區一所小學五名有特殊教育需要學生進行課後支援學習,包括完成功課溫習。準備課後練習及班務秩序處理。
條 件:
須具預科或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五科合格(包括中、英文考獲第2級)或以上學歷。
有愛心、耐性及對教育有熱誠。
最少一年任教特殊教育需要或特殊學生經驗。
如申請人獲聘用,需提供《性罪行定罪紀錄查核》證明或須符合教育局性罪行紀錄查核機制的規定。
薪 酬: 時薪港幣$150至$170,按有關工作經驗而定。
*因應「性罪行定罪紀錄查核」機制已實施,本院會要求準僱員進行性罪行定罪紀錄查核的申請,並授權本院及服務單位查核結果。
兼職課餘託管導師(合約制)
職位編號: HL/PT-T
工作地點: 沙田區
工作時間: 逢星期一至五,下午3:30至下午6:30。
職 責:
主要為小一至小六學生提供課餘託管及學習支援,包括協助學生完成功課、溫習默書及測驗考試,處理課堂秩序及學生學習上遇到之困難。
條 件:
須具香港中學會考或香港中學文憑考試五科合格(包括中、英文考獲第2級)或以上學歷。
有愛心、耐性及對教育有熱誠。
具任教課餘託管或功課輔導班經驗一年優先考慮。
薪 酬: 時薪港幣$100。
出版社總經理, 蔡啟平
我三歲的時候入住聖基道兒童之家。在聖基道的日子,我變得堅強,更建立了一套正面的人生觀。今天,我的兒子和我也是聖基道的助養人。我們盼望能學效過去幫助我的助養人,幫助有需要的孩子,讓世界變得更美麗!
刻骨銘心的生日會
飛機 - 兒童之家
「最難忘是我剛來到兒童之家所舉行的生日會,因我由懂性開始,已沒人替我開生日會了,所以很刻骨銘心。」
劉伯(化名)(退休人士)
我小時候生活條件差,感恩得到別人幫助,才活到今年71歲,所以即使退休,只靠「長者金」和後輩的「茶錢」為生,仍抱着「幫得就幫」的心意,捐助聖基道。
劉綺雲女士(行政人員)
我喜歡小孩,也有個小女兒,明白小孩是很需要父母的愛。希望透過每月小小的心意,能表達對聖基道兒童的關懐,祝福他們生活快樂,活潑成長。
助理事務主任,彭淑儀
兒童在成長的過程中如得不到關愛、得不到資源解決生活所需,未能好好地成長,是多麼可悲的事情。所以我希望盡點綿力,讓他們覺得人間有愛,我相信施比受更有福!
助養人分享
助養人同樂日暨「童心童意」分享會
有接近80位助養人報名參加,當中有很多助養人帶同孩子來參與。透過分享會,助養人對聖基道兒童認識更多,而且也對柬埔寨有更深入了解。當中有16位聖基道兒童講述他們在柬埔寨的服務,更將他們向當地人的表演活現眼前,例如:雜耍、中國功夫等。分享會後,助養人踴躍參加有獎問答遊戲,又到不同攤位玩,跟兒童交流及享用豐富茶點,大家都樂而忘返。
助養人活動
助養人活動「發光發亮 就在舞台」
10月5日,本院舉行助養人活動「發光發亮.就在舞台」,讓本院兒童與助養人登上舞台,以才藝作交流,同時讓助養人親身關懷本院兒童。
當日超過120名助養人、聖基道兒童、舊生等聚首一堂,透過短片欣賞和有獎問答遊戲,增加參加者對本院的認識。緊接有共六組助養人和聖基道兒童表演,透過舞蹈、樂器演奏、唱歌和扭汽球等,展現大家的學習成果,在台上發光發亮。舊生亦分享在聖基道的成長點滴,同度一個溫馨的下午。
助養人活動「聖基道小小運動會」
近70名助養人及其家人與本院兒童齊集馬灣活動中心, 分組接受多項體能挑戰,從中互相認識和合作,並增加與本院兒童的正向互動!運動後再暢遊挪亞方舟公園,度過愉快的周末!
助養人活動有甚麼內容?
助養人活動的意義是希望讓助養人有機會與兒童見面,並親自關心他們,所以活動的內容多是以能讓助養人及兒童交流為主。以往曾舉辦的助養人活動包括有探訪兒童之家、郊外旅行及燒烤、非洲鼓工作坊、到老人院舍義工探訪、兒童表演活動等。
助養人活動-無添加護膚品手作坊
由聖基道兒童院的社企籌辦的無添加護膚品手作坊,在專業導師和經培訓的婦女指導下,助養人與兒童一同製作無添加潤唇膏及防蚊液,度過一個愉快的下午。
助養計劃不是助養兒童嗎,為何沒有配對兒童啊?
「樂樂」「遙遙」助養計劃是以助養整個兒童院的模式去進行,您所付出的助養金錢將會幫助本院接近300位兒童。每年本院會安排助養人活動,讓助養人可以接觸兒童,親自關心他們,亦令每一個兒童均有同等的機會接受助養人的關懷。有關助養人活動,本院將寄發邀請信予助養人。
助養計劃報告
助養計劃的善款會如何運用?
籌得善款用以支持聖基道向失去父母、未能得到家人適當照顧、有特殊學習需要及來自基層家庭的兒童,提供安穩的環境、照顧、生活所需、培訓、情緒輔導和適切的支援,以及支持本院服務營運及發展,協助兒童面對逆境,突破界限,活出豐盛人生。
勞翠鳳小姐(物業管理)
轉眼間,我已成為助養人八年了,能夠每月捐少少金錢,幫助到不同需要的兒童,真的很開心! 也祝福他們快高長大,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
即時捐款
捐款者可以使用任何銀行發出的信用卡 (VISA/MasterCard) 進行網上*「按月捐款」及/或「按年/一次性捐款」,善款將直接存入聖公會聖基道兒童院的賬戶。網上捐款服務由「傳款易」提供,確保信用卡資料安全可靠地傳送。
*因應捐款系統要求,捐款者需獨立進行「按月捐款」或「按年/一次性捐款」。
參與支持
參觀元朗防洪霸及明渠改善計劃
本院同心牽獲中國建築工程(香港)有限公司邀請,前往元朗參加《小小工程師工作坊》。兒童參觀了《元朗防洪霸及明渠改善計劃》,了解防洪工程如何解決水浸問題。他們還化身小小工程師,使用STEM模型重現水泵的制動過程,並嘗試組建堅固且具創意的建築物。
司機暨技工(合約制)
工作地點: 北角總辦事處 (職位編號:AS/DCT)
工作時間: 每週工作48小時,每週五天工作 (不包括用膳時間)
職 責: 1. 負責接載服務使用者、職員、訪客及運送物資2. 保持車輛內外清潔、處理車輛的保養和編定行車路線3. 協助機構後勤支援、外勤、貨物搬運、倉存管理等庶務工作4. 負責服務單位定期安全巡查、簡單維修及保養工作
條 件:
1. 中三或以上教育程度2. 持香港駕駛執照1、2號牌照,最少3年駕駛經驗3. 駕駛記錄良好,無嚴重交通意外記錄4. 具社會服務機構相關經驗或持註冊電工A牌優先。
薪 酬: 按有關工作經驗而定。
福 利: 年假12天、另有結婚假、生日假、醫療津貼、進修津貼等多項福利。
合作及專業伙伴聯誼午宴2025
本院舉行「合作及專業伙伴聯誼午宴」,近30間機構企業及專業伙伴,約50名代表應邀出席,香港聖公會東九龍教區郭志丕主教、本院董事會副主席關恒生先生、董事崔永康教授及謝錫洪先生親臨與各伙伴歡聚交流,感謝他們對聖基道及逆境兒童的長期支持!本院總幹事麥潤芸同場亦向伙伴介紹聖基道的發展動向、90周年連串誌慶活動及未來挑戰。當日亦邀得本院2位舊生Manci及Teddy,分別擔任司儀及分享於聖基道的生活點滴。
午宴後院方安排伙伴探訪秀茂坪兒童之家及幼兒中心—愛幼坊,讓伙伴更深入了解各項服務運作。各伙伴對院方的服務深表認同,同時激發他們構思更多合作方案,期待未來能為兒童提供更全面的支援。
同心牽
服務目標
改善來自低收入家庭兒童的成長環境,提升他們的自信心及堅毅自強的精神。
協助內地新來港及低收入人士適應新環境及融入社區。
培養兒童的個人成長,發展他們的潛能,促進全人發展。
服務對象特別計劃
4至18歲來自低收入家庭或綜援家庭的兒童、青少年及其家長。
4歲或以上來港不足四年之內地新來港人士。
亦歡迎非津助家庭加入中心成為「同心之友」以參與中心之服務。
服務內容
在管教/ 學習支援、發掘潛能、挑戰自我、關愛自己及投入社區等範疇,為區內家長、兒童及青少年提供不同形式的支援服務。
恆常服務
課餘託管班
中數、英文加油站
興趣班組
外出活動
義工小組
每月漂書活動
惜食派菜互助小組
特別計劃
嘉利凡事皆可能計劃
同心愛地球計劃
攜手扶弱基金2022-2024 STEP BY STEP 童步同行計劃
FACEBOOK LINK: https://www.facebook.com/skhschheartlink
同心牽Joy for All同樂日
獲聖約翰座堂的會友支持,本院於座堂舉辦「Joy for All同樂日」,讓43位來自同心牽的基層兒童及其家人度過了溫馨愉快的一天!當天活動非常精彩,參加者透過尋寶遊戲認識這座超過170年歷史、為香港法定古蹟的座堂及相關故事、一同製作毛巾兔子、參與Polly會吏的說故事時間及獲贈精美禮物等。所有小朋友均踴躍參與每個環節,家長也表示很難得有機會深入了解歷史悠久的座堂建築特色,為同心牽的家庭帶來溫馨又難忘的回憶!
同童.盛宴 同賀新春
本院首度舉辦的「同童.盛宴」已於2019年2月16日假天水圍綠田園舉行,全場筵開40席接近500人參加,讓本院兒童及來賓有難得的機會一起猜燈謎、食盆菜、競逐最突出賀年造型選舉,同慶熱鬧新春。
當晚節目豐富,包括兒童之家成員表演醒獅、雜耍和獻唱賀年歌,還邀得香港魔術義工隊擔任嘉賓,即場與小朋友大玩魔術!贊助機構合源慈善基金亦派員擔任義工和表演音樂,予以全方位支持。
周凱緻小朋友
爸爸鼓勵我參加「樂樂遙遙助養計劃」,我參加過聖基道兒童院不同的義工服務,能為有需要的小朋友出錢又出力,真是很開心。
和諧粉彩同童繪
這是本年度首次助養人活動,已於7月30日圓滿舉行,有約40名助養人和親友出席,透過觀看服務短片、參與問答遊戲,以及聖基道舊生兼愛心大使陳柏宇(Jason)的親身分享,讓大家進一步了解本院的服務和舊生的成長經歷。
當日,家舍兒童擔任小主持,與參加者大玩問答遊戲作熱身,讓大家重溫對聖基道的認識。然後,Jason拖着女兒Abigail首度亮相於本院活動,除呼籲公眾參與「樂樂」「遙遙」助養計劃,他亦希望藉此讓女兒認識自己的童年,從小培養她熱心助人。
「我看到很多父母帶同子女出席,以身作則教導小朋友行善。我也同樣盼望Abi成為有愛心的人,我會鼓勵她多關心身邊的人,日常生活做些小小愛心行動,雖然她年紀小,但傳播愛心是無分年紀的。」Jason續說:「童年的我有幸在聖基道度過快樂的時光,希望更多像我一樣的兒童受到祝福。」
分享完畢,終於來到是日活動焦點——和諧粉彩同童繪。參加者在導師悉心指導下,都能順利以「愛與希望」這主題,與本院兒童一起創作出彩色繽紛的和諧粉彩畫作,度過愉快的周末,大家更能將畫具帶回家,延續繪畫的樂趣!
助養人感言:「開心,好玩,作品滿意」
嘉利凡事皆可能計劃澳門極限之旅
「嘉利凡事皆可能」計劃致力透過歷奇訓練,幫助來自基層的小朋友培養堅毅不屈的精神,勇敢面對挑戰!早前,「嘉利凡事皆可能」參加者一同前往澳門旅遊塔,挑戰塔內SkyPark的空中漫步活動。活動過程中,所有參加的小朋友都鼓起勇氣,順利完成艱巨挑戰,為參加者留下難忘回憶,也為孩子的成長埋下了一顆堅毅和勇氣的種子。相信他們未來一定能迎接更多挑戰,繼續凡事皆可能!
在此感謝嘉利國際控股有限公司贊助《嘉利凡事皆可能》計劃。
嘉寶的故事
「感激聖基道的培育,讓我獲得在酒店實習的機會,找到我的夢想,成為一位廚師!」陳嘉寶今年廿五歲,現職香港五星級酒店的廚師。嘉寶從小沒見過自己的爸爸,媽媽又患重病,不能照顧他,所以由六歲起入住兒童之家,直至18歲才離院。小時候,嘉寶是個沒有人生目標的男孩子,天天漫無目的地過日子。他不喜歡上學,也沒有責任感,做事得過且過,常常遲到,對人生沒有盼望,也沒有夢想。然而,因為一次暑期實習機會,啟發了嘉寶當廚師的夢想……「聖基道安排我到當年還在中環的麗嘉酒店實習,學做廚師,我才發現烹飪原來很有趣。我渴望學習更多關於食物的知識,我不但不再遲到,更提早上班……」實習過後,當廚師成為他心中的一團火,他立刻報讀廚師培訓課程,幾經努力,六年前,他終於實現了夢想!現在的嘉寶獨立生活,每天提早上班,練習刀法及煮食技巧,讓自己的廚藝更進一步。廚師是一門艱辛的職業,不僅工時長,還需苦練廚藝。面對壓力、辛苦的時刻,嘉寶一想起聖基道家長們的鼓勵:「俾心機呀!」,他便咬緊牙關,衝破挑戰。
嘉玲的故事
嘉玲來自單親家庭,媽媽長期患病,由於缺乏適當的照顧,七歲起入住兒童之家。初到家舍,嘉玲每天的情緒起伏都如過山車般大上大落,她覺得全世界都虧待她,心中鬱結令她每天都和其他院童爭吵、不守規則被老師投訴、常常大發脾氣,更試過用不同方式報復別人……兒童之家為她提供了安全及關愛的生活環境,家舍家長接納她的壞情緒,時常鼓勵她,尊重她的獨有個性,包容她的過錯。那種彷如至親的愛,慢慢令嘉玲的情緒變得穩定。嘉玲從小喜歡唱歌,家舍又給予她表演學習的機會。嘉玲在13歲離院,她一直向著當歌手的夢想進法。今天,嘉玲的夢想成真,成為職業歌手,經常在婚經常在婚禮或社區活動中獻唱。嘉玲說:「作為一個職業歌手,真不容易,但我相信只有堅持,努力追夢,有一日我必定能登上大舞台。」
多元智能頒獎禮
聖基道兒童院獲得張慶華慈善基金的支持,讓本院兒童連續三年持續地發展多元智能,成就夢想。此次頒獎禮,兒童大顯身手,進行各項表演,活動同時邀請助養人一睹兒童努力的成果。
太興 「1加1」支持聖基道「樂樂」「遙遙」助養計劃
本院獲太興集團以「1加1」企業配對捐款支持「樂樂」「遙遙」助養計劃 。由太興管理層,包括執行董事陳淑芳女士等推動慈善文化,以配對捐款鼓勵員工行善助人,所籌得善款為有需要的兒童送上希望與關愛!
早前本院總幹事麥潤芸女士及舊生代表獲邀出席太興舉行的支票頒贈儀式,向太興團隊表達謝意,同時分享本院服務故事,讓太興員工深入了解本院服務及助養計劃的意義與影響。
如以信用卡或自動轉賬方式參與助養計劃,日後取消助養是否很麻煩?
如助養人欲取消助養,程序非常簡單,助養人只需致電本院捐款熱線3756 4488,負責同事在電話中會詢問助養人個人資料以確認助養人身份,然後本院便會按助養人指示取消助養。但由於院方需配合銀行系統,如在當月銀行已過數,取消助養便會延至下個月確認。
如我在助養人活動中認識了兒童,可與他們保持聯絡嗎?
由於兒童家庭背景較為敏感,而院方亦需要保障兒童的安全,故不建議助養人與兒童私下聯絡,以免引起不必要的誤會。然而助養人可寄信件予兒童,院方可以代為轉交。
如果我選擇以每月捐款方式助養,可以每月寄支票嗎?
助養人欲以每月捐款方式參與助養,以信用卡或銀行自動轉賬方式捐款最能有效減低本院行政成本,而院方在處理捐款上亦不會引起混亂。如助養人欲以支票/銀行入數/現金/7-Eleven/轉數快直接捐款參與助養計劃,院方建議助養人以年捐方式參與。
子欣的故事
子欣於破碎家庭中成長,童年充滿恐懼、不安和痛苦。每天,她都目睹母親吸毒、胡言亂語及天昏地暗地過生活。同時,子欣患有讀寫障礙,學業成績嚴重落後,被標籤為「蠢」、「IQ低」及「無用」。每天,她面對著超過她年紀所能承受的壓力,最後導致行為和情緒出現問題。初到聖基道兒童院轄下的寄養家庭,子欣抗拒與人接觸,情緒嚴重不穩;幸好,在寄養家長每天悉心照顧及社工的輔導下,她重拾久違了的笑臉和安全感。她曾流淚笑著表示:「我終於感受到家庭的溫暖!」最近,她更由全班包尾躍升至全班第八名,並被選為風紀及班長。
學會感恩
Emma 15歲 - 耀豐兒童之家
我入住兒童之家已5年多,期間我遇到許多大小事情。我記得,每次家舍家長都會在身邊陪伴我,開解我。我經常想,如果沒有家長的關心,或者就不會造就今日的我。
以前的我很害羞,從來不會向人表達自己的情緒或煩惱,什麼事都是自己憋在心裏,但家長卻很有耐性地去開導我,令我慢慢卸下心防。如今,我是一個開心果,正因為我每逢不開心的時候,都可以向家長傾訴,減輕壓力。我真的非常感謝家舍家長,因為如果不是他們,我想,我仍是個十分害羞、毫無自信的小女孩。
聖基道真的令我改變很多,很感謝聖基道!在這裏,我學會了感恩——感恩是人與人之間的關愛,它也在我們每個人心中。學會感恩,你就會得到幸福與快樂。讓我們用一顆感恩的心去愛身邊的每一個人吧!
學生, 陳宗誠
我們所付出的實在是微不足道,但或許已經能造就受助孩子健康成長,甚至改變他們的生命,這種祝福是無價的。
學生, 陳宗誠
能夠在健全的家庭長大是一種福氣,卻並不是必然的。不管你的背景、宗教、能力如何,些微的付出,便可以將這份祝福帶給不幸的小孩子,何樂而不為呢?
守護海洋——綠在渡頭灣
活動透過集體遊戲和分組淨灘,增加助養人與本院兒童的互動和認識,有近90人報名參加,合力收集超過33.8公斤垃圾,齊為保護環境出力!
客戶經理,張思敏
我先生是在破碎家庭長大的,途中曾走過不少冤枉路。因此我們更希望以生命影響生命,以愛感染愛。少許付出,大愛無疆。
家庭主婦, 羅翠鳳
身為人母,知道小朋友缺乏適當的照顧時,心裏總是難過。感謝兒童之家的小孩子,他們教曉我原來微不足道的奉獻,就可讓他們既快樂又自信地成長。 愛是永不止息!
家庭主婦, 詹倩明女士
從活動中看著兒童的成長,一次比一次精彩,希望兒子跟彵們一樣,踏上精彩人生。願大家都出一分力,讓孩子的未來更精彩。
家庭主婦, 陳麗佳; 小學生, 黃子晉
我首次參加助養人活勳,印象最深刻是親身接觸兒童,互相認識和溝通。最大的意義就是向兒童傳達關愛的信息,我會繼續支持。
家庭支援服務
同心牽
服務目標
改善來自基層家庭兒童的成長環境,提升他們的自信心及堅毅自強的精神。
協助內地新來港及低收入人士適應新環境及融入社區。
培養兒童的個人成長,發展他們的潛能,促進全人發展。
服務對象特別計劃
4至18歲來自低收入家庭或綜援家庭的兒童、青少年及其家長。
4歲或以上來港不足四年之內地新來港人士。
亦歡迎非津助家庭加入中心成為「同心之友」以參與中心之服務。
服務內容
在管教/ 學習支援、發掘潛能、挑戰自我、關愛自己及投入社區等範疇,為區內家長、兒童及青少年提供不同形式的支援服務。
恆常服務
課餘託管班
中數、英文加油站
興趣班組
外出活動
義工小組
每月漂書活動
惜食派菜互助小組
特別計劃
嘉利凡事皆可能計劃
同心愛地球計劃
攜手扶弱基金2022-2024 STEP BY STEP 童步同行計劃
FACEBOOK LINK: https://www.facebook.com/skhschheartlink
家成的故事
家成五歲的時候父母離異,媽媽離家出走,父親要為口奔馳,故他經常被獨留家中,後來爸爸安排他寄住於鄰居阿姨的家中,惡夢由此展開。阿姨的兒子經常欺負家成,不准他做功課,甚至虐打他,令他遍體鱗傷,小小年紀已經歷身心靈極大創傷。直至家成七歲,班主任發現他被虐打後報警,最後被安排入住兒童之家。最初入住兒童之家時,家成性格消極,怕事懦弱,亦無心向學,自我形象很低。但經社工及家舍家長不斷關懷及鼓勵,家成漸漸投入家舍生活。兒童之家令家成走出黑暗,漸漸克服以往可怕的經歷,他更積極參加童軍、民安隊,建立勇於接受挑戰和堅毅的性格,立志長大後當警員。結果,他在八個月內五次投考警員,屢敗屢戰,最終成功獲得取錄。現時家成已是一名除暴安良的警員,同時亦是本院助養人,以實際行動支持院方的工作。
寄養服務
服務對象
寄養服務為初生至18歲,因家庭問題而得不到家人適當照顧,需要暫時離開家庭的兒童及青少年,安排入住寄養家庭,讓兒童能獲得適當照顧,並享受家庭生活,直至他們能與家人團聚、入住領養家庭或獨立生活。服務限期為半年或以上。
寄養服務(緊急照顧)安排因家庭發生突發事故而需要即時或短期住宿服務的兒童入住緊急寄養家庭,讓他們繼續享受家庭生活,直至他們能與家人團聚或獲得長期住宿安排,服務期限最多為六星期。
服務目標
根據個別兒童而訂定福利計劃,讓兒童能夠在安全穩定的家庭環境中,獲得適當的照顧。
保障和促進兒童的健康和福祉,並照顧他們全人的成長和發展。
服務名額
寄養服務 45
寄養服務(緊急照顧)25
服務內容
為兒童配對合適的寄養家庭,讓他們能在安全穩定的環境內居住及成長。
督導、訓練及支援寄養家庭,為兒童提供適當的照顧、教導、學業輔導及全人發展。
定期探訪寄養兒童,為他們提供輔導,並根據他們的需要和家庭狀況,為兒童訂定福利計劃。
費用
膳宿費全免,但兒童家長/監護人需支付兒童的個人開支。
申請及退出程序
需經社會褔利署或非政府機構屬下的社工向社會褔利署中央寄養服務課申請;寄養服務(緊急照顧)的申請可直接致電聖基道兒童院查詢。
兒童退出服務一般需經轉介社工、聖基道兒童院的社工及兒童家人/監護人商討決定。若兒童行為對其他服務使用者及/或照顧者構成危險,院方有權要求兒童即時退出服務。
成為寄養家長
任何人士如有興趣成為寄養家長,可致電 3583 0411 與聖基道兒童院的寄養服務社工聯絡。
招募寄養家長單張
<<招募寄養家長單張1>> <<招募寄養家長單張2>>
寄養家長通訊
<< http://www.skhsch.org.hk/information/other_info/ >>
機構為本為寄養兒童提供的加强臨床心理支援服務
<<單張>>
寄養服務 / 寄養服務 (緊急宿位)
服務對象
寄養服務為初生至18歲,為未能獲得原生家庭適當照顧,需要暫時離開家庭的兒童及青少年,安排入住寄養家庭,讓兒童能於安全穩定的家庭環境中獲得適當照顧,並享受家庭生活,直至他們能與家人團聚、入住領養家庭或獨立生活。服務限期為半年或以上。
寄養服務(緊急照顧)安排因家庭發生突發事故而需要即時或短期住宿服務的兒童入住緊急寄養家庭,讓他們繼續享受家庭生活,直至他們能與家人團聚或獲得長期住宿安排,服務期限最多為六星期。
服務目標
根據個別兒童而訂定福利計劃,讓兒童能夠在安全穩定的家庭環境中,獲得適當的照顧。
保障和促進兒童的健康和福祉,並照顧他們全人的成長和發展。
服務名額
寄養服務 55
寄養服務(緊急照顧)30
服務內容
為兒童配對合適的寄養家庭,讓他們能在安全穩定的環境內居住及成長。
督導、訓練及支援寄養家庭,為兒童提供適當的照顧、教導、學業輔導及全人發展。
定期探訪寄養兒童,為他們提供輔導,並根據他們的需要和家庭狀況,為兒童訂定福利計劃。
費用
膳宿費全免,但兒童家長/監護人需支付兒童的個人開支。
申請及退出程序
需經社會褔利署或非政府機構屬下的社工向社會褔利署中央寄養服務課申請;寄養服務(緊急照顧)的申請可直接致電聖基道兒童院查詢。
兒童退出服務一般需經轉介社工、聖基道兒童院的社工及兒童家人/監護人商討決定。若兒童行為對其他服務使用者及/或照顧者構成危險,院方有權要求兒童即時退出服務。
成為寄養家長
任何人士如有興趣成為寄養家長,可致電 3583 0411 與聖基道兒童院的寄養服務社工聯絡。
招募寄養家長單張
<<單張>>
寄養家長通訊
<< http://www.skhsch.org.hk/information/other_info/ >>
機構為本為寄養兒童提供的加强臨床心理支援服務
<<單張>>
專才義工招募計劃
如果您為人積極、自信、有理想,更有獨特專才,又願意付出時間貢獻社會,請即參加「聖基道專才義工招募計劃」,協助本院提升及發展服務。我們需要的專才包括:
攝影
影片製作
網頁設計
平面設計
中英文翻譯
撰文、傳意
資料庫管理
物理治療/職業治療/言語治療
營養學
其他專業
>>> 本院目前暫停個人義工申請,直至另行通知。
專業服務
專項計劃:T-Port青年後續支援計劃
計劃目標
為本院兒童之家及寄養服務的離院青年提供後續支援,協助他們面對各項挑戰、建立自立能力及過渡至獨立成人的歷程。
服務對象
第一層:16至18歲,現居於本院兒童之家及寄養家庭之青年,作離院前準備,服務年期1至2年。
第二層:16至25歲,已離院之青年,作離院後支援,服務年期3年。
第三層:18歲或以上,曾參與T-Port青年後續支援計劃或T-Lodge青年共居計劃,無需要密切支援的青年,會成為T-Port終身會員,服務年期不限。
服務內容
個案工作、小組活動、節慶活動、重聚活動、咨詢及轉介
查詢:2520 1056
專項計劃:賽馬會「凝伙」計劃
計劃目標
為居住在本院營辦及本港其他兒童之家的兒童及青少年建立良好的成長環境,連結社會資源,實踐個人化的發展計劃,建立自信及社會資本,完善離院青年的發展軌跡。
計劃重點
配置軌跡發展經理每位服務使用者都配有專責的軌跡發展經理,與他們共同訂立個人化發展計劃,陪伴同行,與他們一同面對成長路上的挑戰,並協助他們連接社區資源。
個人化發展計劃根據「正向軌跡發展框架」的五大發展範疇,包括「身心健康」、「互信伙伴」、「社會資源網絡」、「個人目標」及「未來領航能力」,與每位青年共同建構度身訂造的個人化發展計劃。計劃確保每位服務使用者都能獲得全面及個人化的支援,引領他們走上正向軌跡發展,獲得長遠成就。
賽馬會軌跡發展基金由賽馬會基金撥款,每月為每位服務使用者提供上限港幣2,000元津貼作軌跡發展,為期3至5年,幫助他們實踐個人化發展計劃,達成目標,釋放潛能。
社會資本平台設立社會資本平台,凝聚多達150間機構,為服務使用者建立可持續發展的支援網絡,幫助其融入社會,塑造正面的身份認同。
了解更多: https://jcbonfire.hk/tc/查詢:2520 1056
專項計劃:賽馬會幼兒喜步計劃
計劃目標
為本院「愛幼坊」及其他幼兒中心設計配合初生至三歲嬰幼兒需要的服務模式,為幼兒教育員和家長提供全面支援,包括員工培訓、跨專業團隊全方位幼兒照顧、家長教育及參與、拓展社區網絡等,旨在加強本港嬰幼兒中心的服務。
計劃架構及內容
專業發展:設計幼兒教育員培訓計劃、幼兒教育員資源套裝。
全方位育兒:設計電子平台、電子化培訓、設立跨專業團隊。
家長參與和教育:提供家長增能計劃、家長親子學習套裝。
學習社群:開辦公眾講座、幼兒教育知識庫。
了解更多: https://jcbrightstart.hk/查詢:3110 5040
小小助養人活動 -「童創機械人」工作坊
本院早前舉辦了小小助養人活動-「童創機械人」工作坊,讓20名助養人及其親友,與本院逾10名兒童歡聚一堂,當中有不少助養人是首次參與本院舉辦之活動,場面溫馨熱鬧,大家都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周末!
當天活動非常豐富,包括參與小遊戲「世界之最」、製作結合STEM教育及藝術的機械人以及暢玩TodayPlus室內遊樂場。小朋友製作機械人時互相幫忙,寓學習於娛樂!這次助養人活動不僅能促進親子關係,更讓助養人家庭有機會關懷本院兒童。
小鏵的故事
不少兒童因為受虐而入住聖基道兒童院,小鏵是其中之一。她小時候因為遭受後母虐打,被學校老師揭發,小四時被轉介入住聖基道,聖基道為她提供一個遮風擋雨的安穩照顧。小鏵在家舍中目睹大姐姐們考會考,放榜時因為成績欠佳,非常徬徨無助,激發起她要發奮向上的心。家舍知道小鏵的決心,全力支持她。預備高考時,社工和家長幫她尋找最有效的溫書方法,又不斷鼓勵她。家舍兒童需要早睡早起,但家舍配合小鏵的溫書計劃。「社工及家長讓我晚上用小電視看英文新聞、深夜到大廳溫習,還設有不同獎勵計劃等等。」聖基道更在暑假為小鏵安排到商業機構實習,透過實際的工作經驗,小鏵決心入讀工商管理會計學系。小鏵的努力沒有白費,高考成績理想,最終夢想成真,升讀大學。畢業後,小鏵在其中一間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工作,其後,又於不同的上市公司從事財務及資本營運等職位。現在她已經建立一家三口的溫暖家庭,生活美滿。她又是聖基道的義工及捐助者,以實際行動回饋母院。
市場推廣及公關顧問, 張嘉淇小姐
請別問「為什麼」要這樣做,應說「為什麼不」,並付諸行動,給予這些兒童生命中的第二個機會,因為他們值得擁有。
常見問題
幸運
恬怡 - 柴灣兒童之家
「讓我能踏足「聖基道」,對我而言是一份福氣;入住這裏不但使我成長,還可說是我人生中一個很重要的轉捩點。相信從前的我和現在的我就好像兩個完全不同的人,我亦相信很多人也猜不到我的過去。在我還未入住「聖基道」之前,亦即是大約三年前,當時我還是一個天真無邪,愛在班中搗蛋的份子,但接二連三突如其來發生的事,使我和妹妹的人生都改變了,而且留下傷痛的記憶……小時候的我眼中只有玩樂,從來沒有人教曉我其他的事,尤其是讀書。那時的我常常鬧出事端來氣媽媽,大大小小的打法她都用過了,所以我也免不了進一兩次醫院。而我的爸爸,在我很小很小的時候便離我而去,再也沒有回頭,也沒有音訊……原以為還有媽媽在身旁照顧我們,豈料她一次又一次丟低我們,最後還結識一班壞朋友,記得有一次,她的朋友因為媽媽一句粗話,便設下圈套來報復在我們身上,我和妹妹亦都因此要入住兒童之家。當我剛踏入新的「家」─ 「聖基道」時,雖然感到害怕,但亦感到有一陣陣的溫暖包圍著我。這個「家」不但使我在行為上改變,還令我的心靈得到慰藉。起初我不太懂得待人接物,常常碰釘,家長不單不嫌棄我煩,反而常常鼓勵我去改善,教我如何待人。由於我小時候從來沒有認真去讀書,所以那時我連一些基本的知識都不知道,但家長和一些年長些的兒童都不厭其煩的教我,雖然要追回從前的知識很辛苦,但在他們愛心的包圍下就變得輕鬆得多了。而家舍常常都舉辦不同類型的活動,如:領袖訓練、露營、宿營、燒烤……等,這些活動不但使我的視野擴闊了,還使我常常保持開朗的心境。這個「家」不但洗刷去我和妹妹傷痛的回憶,還加添了不同的色彩在我們身上!此時此刻,我非常感謝「聖基道」給予我的關懷和恩典,但願這份愛能夠傳送到每一位有需要的兒童身上!」
幼兒中心 事務助理* (合約制)
職位編號: CCC/WM
工作地點: 觀塘順利邨愛幼坊
資助幼兒中心
工作時間: 星期一至星期六共 48 小時 。
職 責:
負責單位的清潔及雜務工作,確保環境清潔衞生及安全;
需輪流到廚房協助安排膳食。
定期點算、核對食材及雜貨清單。
協助開床及收床,以及協助幼兒排洗工作等。
條 件: 學歷程度小六或以上,具良好溝通能力、懂閱讀及書寫中文。喜愛兒童工作,有相關工作經驗優先。
薪 酬: 視乎有關工作經驗而定。
福 利: 年假12天、另有結婚假、生日假、醫療津貼、進修津貼等多項福利。
*因應「性罪行定罪紀錄查核」機制已實施,本院會要求準僱員進行性罪行定罪紀錄查核的申請,並授權本院及服務單位查核結果。
幼兒中心愛幼坊正式開幕
為回應社會需要及支援家長照顧年幼子女,本院去年於順利邨開辦愛幼坊,為東九龍目前唯一一間由政府資助的獨立幼兒中心,於3月1日舉辦開幕典禮,並邀得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先生,JP及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副主席江玉歡議員,在香港聖公會教省主教長陳謳明大主教、本院董事會主席管浩鳴法政牧師, SBS, OStJ, JP及本院總幹事麥潤芸女士陪同下蒞臨主禮,共證主恩。當日更有近100位來自社福界嘉賓、家長、本院董事及同工出席,同賀愛幼坊開幕,場面熱鬧溫馨。
幼兒園
服務對象
為2至6歲兒童提供學前教育及日託服務。
聖公會聖基道幼兒園(葵涌) 請瀏覽網頁 http://www.skhkckg.edu.hk/
聖公會聖基道幼兒園(灣仔) 請瀏覽網頁 http://www.skhwcn.edu.hk/
服務目標
啓發兒童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發掘兒童多元智能。
培養兒童獨立自主能力,提升人際技巧及自學精神。
讓兒童在歡樂及無壓力中學習與成長,發展創意思維。
服務名額
兩所幼兒園各容納100名兒童。
服務內容
提供全日制學前教育及日常照顧服務。
提供智能、體能、社交、情緒、藝術等各方面之培育活動。
著重兩文三語,由外籍英語教師及地道普通話教師分別提供英語及普通話課程。
因應兒童能力提供小組學習及個別輔導。
設駐校社工。
課程特色
採用設計活動及全語文教學形式。
建立兩文三語的溝通能力。
備有電腦設施,推動資訊科技學習。
安排配合主題之參觀及探訪。
採用「持續評估」模式。
其中灣仔幼兒園更採用蒙特梭利教具。
師資
全部老師已接受幼兒教育專業訓練,部份更持有幼兒教育學位、文憑等資歷。
教學語言
粵語為主 (除英語及普通話課堂外)
班別
預備班(N):2至3歲
幼兒班(K1):3至4歲
低班(K2):4至5歲
高班(K3):5至6歲
幼兒園
服務對象
為2至6歲兒童提供學前教育及日託服務。
聖公會聖基道幼兒園(葵涌) 請瀏覽網頁 http://www.skhkckg.edu.hk/
聖公會聖基道幼兒園(灣仔) 請瀏覽網頁 http://www.skhwcn.edu.hk/
服務目標
啓發兒童分析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發掘兒童多元智能。
培養兒童獨立自主能力,提升人際技巧及自學精神。
讓兒童在歡樂及無壓力中學習與成長,發展創意思維。
服務名額
兩所幼兒園各容納100名兒童。
服務內容
提供全日制學前教育及日常照顧服務。
提供智能、體能、社交、情緒、藝術等各方面之培育活動。
著重兩文三語,由外籍英語教師及地道普通話教師分別提供英語及普通話課程。
因應兒童能力提供小組學習及個別輔導。
設駐校社工。
課程特色
採用設計活動及全語文教學形式。
建立兩文三語的溝通能力。
備有電腦設施,推動資訊科技學習。
安排配合主題之參觀及探訪。
採用「持續評估」模式。
其中灣仔幼兒園更採用蒙特梭利教具。
師資
全部老師已接受幼兒教育專業訓練,部份更持有幼兒教育學位、文憑等資歷。
教學語言
粵語為主 (除英語及普通話課堂外)
班別
預備班(N):2至3歲
幼兒班(K1):3至4歲
低班(K2):4至5歲
高班(K3):5至6歲
幼兒服務
廖嘉燕(文職人員)
不經不覺我已經做了幾年助養人了,期間我更曾經和姪女在展覽會擔任推廣義工,希望聖基道的小朋友能克服一切逆境,尋求自己的夢想,創造美好的明天,人生是充滿歡樂和色彩的!
廖煥蓮女士(從事珠寶工作)
求學時,我已在聖基道做義工,因而建立了一種情意結,故長大投身社會後,與丈夫一起成為助養人,齊來捐助支持。
張廣信先生(航機維修工程師),張先生一家自2008年成為助養人。
能成為助養人及推廣義工是「緣份」,能幫助有需要的小明友更是「福氣」。
思敏的故事
思敏兒時跟有長期病患的媽媽常被酗酒的爸爸虐打,再趕出家門。她六歲時因而獲轉介入住聖基道,其父卻不忿女兒被「搶走」,經常致電恐嚇思敏及兒童之家的家長,故她小時候很容易受驚失措,哭泣發抖,對外界嚴重缺乏安全感。
家舍家長明白思敏的恐懼,對她愛護有加,加上院內社工和臨床心理學家的悉心輔導,思敏的心逐漸在安穩而充滿愛的環境中安定下來,健康成長,直至18歲離院,與母親重聚。
惟好境不常,其母突因腎病離世,思敏要獨力應付媽媽的身後事、學業和生活壓力,人生再次陷入谷底。聖基道得悉其困境,成功找到一名匿名善長,資助她為期三年的生活費和學費,令她的生命重現曙光!
憑著毅力,思敏由副學士升讀大學學士課程,並以一級榮譽學位畢業,現為社工系碩士學生,冀能日後幫助有需要的人。
「生命中充滿困難,但我衷心感激聖基道和主耶穌的幫助。我相信最困難的時期很快會過去,迎接著我的,是充滿希望的未來。」
愛心捐款
成為義工
透過服務兒童、協助本院籌款及推廣工作,義工可以幫助兒童活出豐盛人生。
我可以送禮物給指定的兒童嗎?
由於助養計劃是以助養整個兒童院的模式去進行,您所付出的助養金錢將會幫助本院接近300位兒童,為免引起兒童嫉妒或紛爭,院方建議助養人可以送一些小禮物給全院所有兒童,讓他們感受助養人的關懷。
我想探訪小朋友或帶他們出外去玩,可不可以安排?
由於本院兒童之家是以家庭模式去運作,希望兒童在安全及穩定的環境中正常成長,為讓兒童專心學習及不影響日常生活,故此家舍不開放接受探訪。但助養人可以登記成為本院義工,服務本院小朋友達到與兒童接觸之機會。但為保障兒童的安全,配對兒童的義工需要經過嚴格的甄選及需有很大的承擔感。若助養人想與兒童見面,可以參與本院的助養人活動(一年兩次)。
助養人亦可以登記成為聖基道兒童院的義工,服務本院小朋友達到與兒童接觸之機會。但配對名額有限,另外,為保障兒童的安全,配對兒童的義工需要經過嚴格的甄選及接受服務表現評估。
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的「家」人
曾令軒 12歲,安蔭兒童之家
「在這『家』已住了五年,不知不覺中原來自己有很大的改變和進步。這『家』是一個溫暖的地方,也是令人開心的地方。雖然有時會遇上不快的事,但我在這裏學會了人生中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分享。這裏有社工姐姐、姨姨、叔叔和其他小朋友,還有義工『爸爸』,他們都很願意聆聽我的心事,我覺得自己十分幸運!無論開心或傷心的時候,身邊總有人關心我,留心細聽我的心聲,他們更會鼓勵我,教我解決問題。多謝你們,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我的『家』人!」
我的助養捐款可否申請扣減稅項?我會否收到捐款收據?
聖基道兒童院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認可的慈善團體,故助養人的捐款是可以用作申請扣減稅項的。為減省行政費,捐款100元或以上之助養人,可獲發收據,憑收據可申請扣減稅款。本院將於每年5月初向每月捐款的助養人寄發「全年捐款收據」。
我的第二個「家」
穎穎 14 歲 - 瑞意兒童之家
「入住聖基道兒童院至今已經快兩年了,還記得初入住時,感覺很徬徨,既要適應新環境,又要跟陌生的家長及小朋友同住,還要遵守家舍的規則,例如﹕要早起床、整理床鋪及書桌等……這一切都與我以往的生活習慣截然不同。而令我適應過來的是家舍兩位家長的關心和愛護。她們讓我學習到只要坦誠相處,便能認識身邊的人和事多一點;也在我失意和痛苦的時候,支持和鼓勵我,帶給我無限溫暖。在家舍生活中,我感到最精彩的莫過於參與院舍舉辦的活動,而最難忘的是參與了「凡事皆可能」小學組自我挑戰計劃,計劃包括兩次訓練活動及自訂的自我挑戰計劃。在軍事訓練及歷奇訓練活動中,雖然感到很辛苦,也經常因犯錯被罰,但卻令我留下深刻印象,從中令我體會互讓互諒、團體精神及守望相助等等,讓我終身受用。家舍,現在已成為我第二個「家」,在這個家,我學到很多東西,在我跌跌踫踫的成長路上,給我安全感、支持和溫暖,無論我開心或失意,「它」都可以讓我分享、休息或暫時躲避,讓我學會珍惜。至今,對家舍的生活已慢慢適應了,與大家都相處不錯,雖偶爾大家仍會鬥嘴,但彼此也不介意,每天也過得蠻開心呢!」
捐款方法
1. 網上捐款
網上捐款服務由「傳款易」提供,確保信用卡資料安全可靠地傳送。捐款人士可使用任何銀行發出的信用卡捐款。<<立即捐款>>
2. 信用卡月捐、年捐或一次性捐款 (捐款表格可直接傳真、電郵或WhatsApp給本院。)
「樂樂」「遙遙」助養計劃
下載捐款表格
小小助養人計劃
下載捐款表格
一般捐款
下載捐款表格
3. 7-Eleven便利店現金捐款
請向收銀員指明捐給「聖公會聖基道兒童院」,只限現金捐款100元至5,000元。請在收據寫上姓名、聯絡電話、地址及捐助項目,然後傳真、電郵或WhatsApp給本院。
4. 支票捐款
請將抬頭「聖公會聖基道兒童院有限公司」或S.K.H. St. Christopher’s Home Limited的劃線支票寄回聖基道兒童院。
5. 銀行戶口自動轉賬(只限每月定期捐款計劃,可減低聖基道兒童院的行政費)
<< 下載捐款表格 >>
6. 直接存款
存入滙豐銀行戶口037-002821-001,並於銀行入數紙正本背頁寫上姓名、聯絡電話及地址,然後寄回聖基道兒童院。
7. 轉數快
請把捐款轉賬至聖公會聖基道兒童院有限公司,「轉數快」流動電話號碼:96016661
8. Payme
按連結: https://go.skhsch.org.hk/PayMe
完成後,請提供交易紀錄截圖,並連同捐款者姓名、聯絡電話、地址及捐助項目,以WhatsApp (9601 6661)或電郵 develop@skhsch.org.hk給本院。
備註:
為減省行政費,捐款100元或以上之捐款人,可獲發收據,憑收據可申請扣減稅款。
捐款如沒有註明捐款項目,將會撥入一般捐款,以支持聖基道兒童院的日常營運。
若使用信用卡或銀行自動轉賬每月定額捐款,本院將按月從戶口收取捐款,直至捐款人另行通知。收據將於每年5月初寄出,以便處理稅務事宜。一次性及按年捐款收據,將於收到捐款後兩個月內寄出。
常見捐款問題:按此下載
捐贈物資
您的捐贈可以替聖基道兒童院節省日常的開支,請參閱下列籌募物資一覽表。基於衛生緣故及方便處理,下列所有物資只接受全新或未經使用物品。食品必須有成份標籤、未過期並註明食用限期(最少有四星期限期),而加工食品必須由註冊食品工場製造並密封包裝,確保衛生。
食物(未開封)
用品類
辦公室
禮物
家庭用品
紙包飲品/果汁/奶類飲品
廁紙/ 餐巾/ 抹手紙
手提電腦
益智書籍
家庭電器
意大利粉/米粉等
保鮮紙/保鮮袋/錫紙
數碼相機
書券
罐頭食品
沐浴露/洗頭水/護髮素
郵票 - $2.2 或其他面額
戲票
米
清潔用品
A4白紙
主題樂園入場券
食油/醬油
毛巾
超級市場購物券
餅乾
樂器
餐飲禮券
運動用品禮券
節日食品禮券,如新年、端午節及中秋月餅等
其他禮券,如衣服、學生用品及百貨公司等
*玩具、毛公仔及二手衣物敬謝不敏。
如有任何捐贈,請按此填寫 網上表格 或 將捐贈詳情及有關物品的相片電郵至 develop@skhsch.org.hk 或 WhatsApp 至 9601 6661 。如有其他查詢請致電 3756 4488。
探訪安老院
兒童及助養人一行數十人到訪香港聖公會李嘉誠護理安老院,關懷住在安老院的長者,一同渡過一個愉快又有意義的下午。
搜尋
教學助理(全職 / 半職)
職位編號︰CCC/TA
工作地點:觀塘順利愛幼坊
工作時間︰
全職 – 每週工時46小時,星期一至五,上班時間:上午11點至晚上8點;每月只需輪值一個星期六;(有機會按實際情況,須要輪班工作)
半職 – 每週工時23小時,星期一至五,上班時間:下午4點至晚上8點;星期六長短週;(有機會按實際情況,須要輪班工作)
職責:
協助照顧及指導幼兒在有需要時負責教學及協作日程運作,協助處理校務、組務及準備幼兒膳食等工作。
條件:
1. 必須為註冊幼兒工作員;持認可文憑或副學士學歷,幼兒教育證書(CE) 或 以上學歷;
2. 具有有效急救證書更佳;
3. 具0-3歲嬰幼兒教學經驗獲優先考慮;
4. 熟悉中英文輸入法及電腦操作(包括:Word、Excel、Power Point)
5. 擁有良好溝通技巧;中英文良好,書寫流暢。有禮貌、責任感及喜愛兒童及幼兒工作;
薪酬:按有關工作經驗而定。
福利:年假15天、另有結婚假、生日假、醫療津貼、進修津貼等。(只限全職享有)
*因應「性罪行定罪紀錄查核」機制已實施,本院會要求準僱員進行性罪行定罪紀錄查核的申請,並授權本院及服務單位查核結果。
教養兒童走他們當行的路
Eminem(別名)18 歲 - 耀盛兒童之家
聖基道兒童院是全港擁有最多兒童之家服務名額的非政府機構,家舍兒童多來自破碎家庭,當中有近一成為孤兒,具學習障礙、讀寫困難、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等特殊需要的兒童更超逾半數。雖然自信心和學習動機普遍偏低,但聖基道相信,成就孩子並非只有讀書一條路,發掘他們的潛能反而非常重要。
今年在耀盛兒童之家度過18歲生日的Eminem(別名)就是其中一個例子。空白自中一起入住兒童之家,在院方的栽培下,逐步實踐自己的音樂夢。
Eminem對音樂感興趣,去年暑假參加音樂創作訓練計劃,首次夾band、創作歌曲、上台表演。他和眾院童成立了樂團「夢想家」。「上年暑假樂隊成立,我便開始創作歌曲。對我來說很具挑戰性,但我非常開心。我以為只是一首普通嘅Rap歌,但竟然有這麼多人喜歡,而且有很多表演機會。入住兒童之家是我人生的轉捩點,由內向到現在有主見,敢於表達自己的意見。由脾氣暴躁,到現在處事成熟。這個就是我的改變,沒有兒童之家,就沒有的現在的我。」
過去,院內有兒童立志當廚師,同工便鼓勵他們去學烹飪;有人喜歡在人前表演,就讓他們學雜耍和魔術,如今有人成為餐廳老闆、導演、歌星、消防員……一直容許孩子作多方面嘗試,追求自己的夢想,盡展所長,因為教養兒童走出他們當行的路,就是聖基道85年來的信念。
日間幼兒照顧服務
愛幼坊
服務目標
透過愉快、安全、關愛及多元化的學習環境,提供多元化的日間照顧及優質的培育服務。
啟發幼兒的潛能和全人發展,建立他們的學習基礎。
服務對象
0 至3歲嬰幼兒
服務名額
88
服務內容
應用全方位學習活動及從大自然探索的課程。
讓嬰幼兒在富啟發性的環境下,滿足發展需要。
發展嬰幼兒潛能,增強其自信心及建立合群態度。
查詢熱線
中心電話 : 3110 5040
健苗軒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
服務性質
提供具彈性的日間幼兒照顧服務
提昇社區互助與關懷
服務內容包括:家居照顧服務和中心託管小組
服務範圍
灣仔區
服務對象
家居照顧服務:0歲至學前兒童;及有突發/緊急服務需要的小學生
中心託管小組:有突發/緊急服務需要的3歲兒童至小學生
服務內容及時間
於灣仔區提供家居照顧服務和中心託管小組服務
社區保姆家居照顧服務:上午7至晚上11時
中心託管小組:星期一至五上午9時至晚上9時;星期六上午9時至下午6時(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休息)
服務特色
希望能配合工時長、工作時間不穩定、非常規工時及有突發需要的家長,又或因特殊環境、經濟困難,而未能自行安排幼兒照顧的家長,提供適切的幼兒照顧服務。有社會需要的低收入家庭可按社會福利署所訂定的指引,申請豁免或減免收費。
查詢熱線
中心電話 : 3628 5115
星仔的故事
星仔今年18歲,是大學社會科學系一年級學生。星仔來自破碎家庭,由媽媽獨力撫養。然而媽媽因承受不了生活壓力,成為長期病患者,連自己也照顧不了。因缺乏適當的照顧及管教,所以星仔13歲時入住聖基道兒童院。星仔入住院舍後,家舍家長及社工無時無刻給予關懷及照顧,令星仔心中的鬱結得以解開,不再自暴自棄。最重要是,生活穩定下來後,他明白到「知識可以改變命運」,將大部份時間投放在學業上,最終考上大學。去年星仔離院同時入住大學宿舍,由於缺乏親人支持,星仔需要自己賺取生活費。聖基道遂安排星仔在院方位於科學園的社企「生活。好點」擔任實習學員,教導他有關零售管理的知識,同時讓他賺取生活費,解決財政困難。今日的星仔比同齡的兒童成熟、好學及專注,他深信,無論遇到任何困難,也會有天使出現,助他度過難關。他的夢想是畢業後當社工,成為別人的天使,幫助生活在困苦中的人。
暑假開心睇戲日
本院約130位來自兒童之家及同心牽的小朋友,早前獲蘇黎世保險(香港)贊助包場觀賞益智電影《外星奇遇記》,度過了一個愉快的周末!
活動當天,蘇黎世保險(香港)首席營運總監張盛先生及市務及企業傳訊部總監劉佳鳳小姐,聯同約30位熱心的同事義工到場支持及協助,為兒童送上汽水、爆谷????及紀念品。電影播放期間,歡笑聲此起彼落,溫馨感人的情節更觸動在場每位的心,為這個周末留下美好的回憶。
暢遊海洋公園暖童心
本院同心牽獲香港博愛獅子會、半島獅子會及新界東獅子會贊助,於日前舉辦祝福暖童心 – 童遊海洋公園活動,共100位兒童及家庭會員同度愉快的家庭時光。當日,大人小朋友暢玩不同機動遊戲,近距離接觸海洋生物,學習保育知識,共聚歡樂的親子時光,一同締造難忘的回憶。感謝贊助夥伴的支持,共同為小朋友們帶來是次難忘的海洋公園之旅。
最新消息
會計師, 吳恆中先生
只要付出一點金錢就能使有需要的兒童健康成長,生活飽足,我覺得十分有意義,值得推介這個助養計劃。能夠成為孩子的助養者,我也感到十分滿足。
本院兒童
本院葵涌幼兒園老師榮獲表揚狀
9月10日,敬師運動委員會舉辦「向老師致敬2024──敬師日慶典暨表揚狀頒發典禮」,表揚優秀教學人員。本院葵涌幼兒園關趣穎老師及袁詠欣老師榮獲表揚狀,以玆肯定其循循善誘,熱心教學的卓越表現。本院將更努力加強培訓,並繼續堅守辦學初心,讓老師成為學生的楷模,讓兒童的身、心、靈得到健康發展。
本院資訊
李天賜(資訊科技經理)
我的童年可以說是無憂無慮,長大後,我想幫助有需要的兒童,讓他們也擁有一個愉快的童年。我在偶然之下成為了助養人,有些兒童雖然生活得不盡人意,但我希望祝福他們:「凡事有希望,便可以成真。」
李小豔女士(鐘錶維修技工)
參加助養計劃時孩子才兩歲,希望為兒子和聖基道兒童帶來祝福。15年來持續捐助,我已成為四子之母,今年還跟三女成為聖基道售旗義工呢!
李穎芬女士(教師)
2010年是我女兒來到世界的日子,也是我參加助養計劃的開始,希望能與大家分享這份愛和祝福!透過助養計劃,我看到聖基道的兒童能在關愛的環境下成長,祝願大家都能活出豐盛人生。
林楚岳先生(教育工作者)
17年來,小兒能與「樂樂」、「遙遙」共同成長,我非常感恩!小兒長高了,「樂樂」、「遙遙」變小了,大家外貌縱使有改變,但那份關愛和支持,是恆久不變的!祝願全體聖基道同工繼續行使基督的愛,愛護、保守每一位院內的小朋友。
林麗群(家庭主婦)
感恩我在分享會中和先生及兒子一起參與,見到兒童十分有禮,成為我兒子的一個好榜樣。我們希望有更多的人參加聖基道助養計劃,好讓有更多資源給兒童。
森仔的故事
今年八歲的森仔,兩年前不幸臨到家中。媽媽突然中風,喪失自理的能力,出入需要坐輪椅;爸爸又突然拋棄家人失去蹤影,家庭頓失依靠;家中的巨變令媽媽變得抑鬱,森仔亦承受不了巨大的壓力,情緒出現嚴重問題,一股怒氣全發洩在媽媽身上,一次因為情緒失控,森仔跑進廚房取出刀子大叫大嚷……入住聖基道兒童院初期,森仔未能適應家舍有紀律的生活,常常與其他兒童發生衝突,令家舍家長孫姨疲於奔命。然而,家舍提供了安全的成長環境,以及學習及發展潛能的機會,森仔的情緒漸漸穩定下來,與家舍的「兄弟姊妹」更建立起健康的人際關係,並且收歛暴躁的性情,學懂體諒別人的難處,積極去參與家舍活動及發展潛能。今日,他對媽媽說:「以前是你照顧我,現在我要照顧你呢!」令媽媽非常感動。
森仔的故事
森仔九歲時,媽媽中風,爸爸突然失去蹤影;家中的巨變令媽媽變得抑鬱,森仔亦承受不了巨大的壓力,情緒出現嚴重問題,更試過拿刀斬門發洩,結果被轉介入住聖基道兒童院。森仔被診斷有對抗叛逆症及讀寫障礙,入住兒童之家後,森仔的情緒變得穩定,與媽媽的關係亦大大改善。「這裡有人關心我的生活,教我冷靜思考、客觀分析和自我反省,又可以參加課外活動。」在社工和家舍家長鼓勵下,森仔還參加了雜耍班,由於表現出色,他漸漸獲得自信和滿足感,於是一學便學了八年。現在森仔兼職做小丑,並以成為表演藝人的方向進發:「我自知不是讀書的材料,但這一行工作不穩定,要成功就要不斷學習更多技能,希望有一天能成立派對統籌公司。」今天,他立志成為一個令人歡樂的小丑,懷抱理想,努力向上。
榮獲「卓越人力資源獎2024/25」員工福祉獎
本院憑藉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的傑出表現, 榮獲香港人力資源管理學會「卓越人力資源獎2024/25」非牟利組織類別的「員工福祉獎」銀獎, 以肯定本院在關顧員工福祉、身心靈健康、建立員工友善工作環境等方面的努力!
機構刊物
機構簡介
聖公會聖基道兒童院於1935年由聖公會已故何明華主教創辦,座落於新界大埔道十三咪半,最初主要是收容當時社會上的孤兒。
現時,聖基道兒童院已發展成為多元化的兒童服務機構,更是全港擁有最多兒童之家服務名額的非政府機構,並由最初集中提供兒童院舍服務,現已陸續開展寄養服務、幼兒園、幼兒中心、鄰里支援幼兒照顧計劃、臨床心理輔導服務、家庭支援服務、特殊學習需要兒童專業服務、青年共居計劃等,致力幫助兒童及青少年,面對逆境,讓他們在關愛的環境下成長,發展潛能,活出豐盛人生!
本院為一所獨立註冊的基督教社會服務機構,自1960年代開始接受政府資助,收入來源主要來自社會署撥款、捐款及活動收費,無論行政及財政均獨立運作。
歐耀佳醫生
在活動中親身感受到受助兒童及家長互相接納與關懷。「愛」使他們更有尊嚴、信心地生活。我很高興能在他們成長中,付出少許支援,我亦誠邀各位加入助養計劃,給這群兒童一點鼓勵。
洋洋的故事
洋洋一出世,媽媽被驗出血液含冰毒,爸爸又行蹤飄忽,洋洋因而獲安排入住寄養家庭接受照顧,由寄養社工李姑娘跟進個案,負責尋找有能力照顧初生嬰兒的寄養家庭,以及爭取機會向父母解釋寄養服務詳情,建立關係,為家庭團聚作準備。
疼愛洋洋的母親承諾戒毒,順利通過定期血液檢驗後,獲醫生批准可以接回孩子在家留宿照顧一兩日。可惜行蹤飄忽的丈夫令她備受困擾,甚至再以吸毒忘憂,曾因昏睡而沒有將留宿的洋洋按時送回寄養家庭。寄養姨姨多次致電不果,終要勞動警察上門。
為確保洋洋身心健康成長,李姑娘既與寄養姨姨緊密接觸,落力解釋其親母的困難,望能給予體諒,亦要跟轉介個案的醫務社工、濫藥服務的社工緊密聯絡和分工,分別跟進父母的婚姻關係、媽媽的戒毒進展、洋洋的發展障礙……李姑娘透過家訪,向媽媽報告洋洋的成長變化,以作鼓勵,並為父母發掘身邊的資源,包括外公、外婆的實質協助、夫家的認同和財政援助、寄養姨姨的勸導、轉介洋洋接受語言治療等。
經歷重重挑戰,最後,憑著父母重建對「家」的期待,加上身邊的各式支援,洋洋在寄養家庭生活三年多後,終於可以回家團聚!而在洋洋回家幾個月後,李姑娘在港鐵巧遇這家人,當時父母神態自若地在擠迫的車廂內,用身體保護著稚子 — 看到一家人齊齊整整,互相愛護,便已足夠。
浦美夜女士(言語治療師)
聖基道會定期將季刊寄給助養人,讓我了解院內兒童的近況和捐款用處,我亦有參加助養人活動,親身接觸和認識兒童的生活後,令我有信心繼續支持聖基道。
溫愛詩博士(註冊中醫)
幸福愉快的童年生活是培育孩子成為社會棟樑的養份。很欣賞聖基道一直為有困難的兒童所做的工作,多年來除以個人和公司名義捐助外,還會將健康教育講座等活動收益撥捐聖基道,以作支持!
灣仔幼兒園 助理教師*(合約制)
工作地點: 灣仔 (職位編號: DN/AT-WC)
職 責: 協助照顧及指導兒童,在有需要時負責教學及協作課室日程運作,協助處理校務及班務等。
條 件:
中學會考五科合格(包括中、英(課程乙)、數)或中學文憑考試五科合格(包括中、英、數)或同等學歷。
幼兒教育証書 (CE) 或以上學歷,2年相關經驗及如具有有效急救証書更佳,具教學經驗獲優先考慮。
懂電腦操作(Word/Excel/Powerpoint)。
*因應「性罪行定罪紀錄查核」機制已實施,本院會要求準僱員進行性罪行定罪紀錄查核的申請,並授權本院及服務單位查核結果。
灣仔幼兒園 工友* (半職,合約制)
職位編號:DN/WM-WC
工作地點:灣仔 幼兒園
工作時間:星期一至星期五,上午,每週工作約24小時。
職 責:
負責校園清潔工作,協助開床及收床,協助幼兒排洗及廚務工作。
條 件:
學歷小六或以上程度,能書寫及閱讀簡單中文。喜愛兒童工作,有相關工作經驗優先。
*因應「性罪行定罪紀錄查核」機制已實施,本院會要求準僱員進行性罪行定罪紀錄查核的申請,並授權本院及服務單位查核結果。
申請辦法:此職位可致電 3756 4433 與盧小姐登記安排面試,或來信請附履歷、要求薪金、地址及日間聯絡電話寄香港北角百福道21號香港青年協會大廈15樓,聖公會聖基道兒童院有限公司總幹事收,或電郵至 recruit@skhsch.org.hk。
灣仔幼兒園 教師* (合約制)
職位編號:DN/T-WC
工作地點:灣仔幼兒園
職 責:
2-6歲幼兒教學、行為輔導及推行各項活動等。
條 件:
註冊幼稚園教師,中學會考五科合格(包括中、英(課程乙)、數)或同等學歷,具有關工作經驗者及有效急救証書優先。
*因應「性罪行定罪紀錄查核」機制已實施,本院會要求準僱員進行性罪行定罪紀錄查核的申請,並授權本院及服務單位查核結果。
灣仔幼兒園主任*(合約制)
工作地點: 灣仔 (職位編號:DN/NO-WC)
職 責: 主任的主要職務是負責協助校長督導單位有效執行工作計劃、兒童教育發展項目、人事管理及監控財政。
條 件:
1. 持有幼兒教育學士學位(B.Ed)或以上學歷。
2. 持認可之幼兒工作員及幼兒教師註冊証書,曾修讀特殊幼兒教育課程及校長課程優先。
3. 具五年或以上幼兒教育工作經驗,具行政及人事管理經驗為佳。
4. 中、英文溝通及書寫能力良好,具基本操作電腦技能。
5. 具良好人際關係、溝通技巧、獨立工作能力及團隊精神。
6. 關愛兒童、具良好兒童輔導技巧。
7. 認同本院服務宗旨及使命,對工作有熱誠和抱負。
薪 酬: 按有關工作經驗而定。
福 利: 年假20天起、另有結婚假、生日假、醫療津貼、進修津貼等多項福利。
*因應「性罪行定罪紀錄查核」機制已實施,本院會要求準僱員進行性罪行定罪紀錄查核的申請,並授權本院及服務單位查核結果。
為甚麼計劃名稱叫「樂樂」「遙遙」?
「樂樂」「遙遙」這個計劃名稱由本院兒童命名,以代表本院所有兒童,寓意在聖基道照顧下的兒童都能生活得快樂逍遙。
版權及知識產權
<<聖基道兒童院網站>>內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字、相片、圖像、影音及程式等之版權,除特別指明外,均為<<聖基道兒童院網站>>所有。
如欲使用網站的材料作非商業性質的用途,必須事前獲得<<聖基道兒童院網站>>的書面批准。申請請電郵至 admin@skhsch.org.hk。
任何人士不得未經<<聖基道兒童院網站>>的書面同意,以任何方式抄襲、更改、複印、出版、上載、傳送及發放上述資訊及材料。用戶如發現有涉及侵犯<<聖基道兒童院網站>>版權的情況,請立即與我們聯絡。
特殊學習需要兒童專業服務
健苗軒
服務目標
為有學習或成長發展需要的兒童提供適切的評估、專業訓練及輔導,及早識別兒童之發展需要。
服務對象
0至12歲兒童及其家長或照顧者。特別是有情緒問題、發展障礙、學校適應困難、讀寫困難的兒童及面對管教困擾的家長。
服務內容
提供兒童全人健康的指導及訓練服務。
提供兒童評估、介入及跟進服務。
推行宣揚兒童全人健康訊息及多元化的學校及社區教育活動。
專業團隊
職業治療師、言語治療師、特殊幼兒工作員及註冊社工。
服務特色
透過「跨專業」團隊提供「一站式」關顧兒童全人成長的服務。
服務形式(個人或小組形式)
個人評估、成長及能力訓練小組、臨床心理輔導、專業治療及家長支援服務。
訓練內容
表達及理解能力訓練
發音能力訓練
讀寫能力訓練
大肌肉及小肌肉訓練
感覺統合訓練
專注及執行力訓練
社交及情緒訓練
幼兒綜合訓練
網站
https://kidsmind.org
王苑寧女士(兒科護士)
在醫院,我認識到院舍兒童因着各種家庭問題而滯留病房,影響成長。成為助養人後,我透過助養人活動有機會跟聖基道兒童一齊玩,互相交流,度過一段開心的時光。
小朋友都很需要愛,請加入助養人行列,為兒童打氣!
理想及使命
發光發亮✨就在舞台
愛,無分彼此。感謝助養人的捐助,讓聖基道兒童在同工鼓勵下能作多元的嘗試和學習,就如父母栽培子女一樣。為此,本院於10月5日舉行助養人活動「發光發亮.就在舞台」,令本院兒童與助養人登上同一舞台,以才藝作平等交流,同時讓助養人親身關懷本院兒童。
當日有逾120名助養人、聖基道兒童、舊生和嘉賓出席,本院總幹事麥潤芸致歡迎辭率先為活動揭開序幕,再透過短片欣賞和有獎問答遊戲,增加參加者對本院服務的認識。緊接共有六組助養人和聖基道兒童表演,透過舞蹈、樂器演奏、唱歌和扭汽球等,展現大家的學習成果,在台上發光發亮。
口才了得的舊生Manci擔任大會司儀,更引領師弟Will和Issac分享各自在兒童之家及寄養家庭生活的點滴和得着,例如昔日悉心照顧自己的家長及同工、難得的學習機會、精神支持和助學金資助等,自然流露出感恩之情。從事餐飲業的舊生關冰還親身送上美食到會,讓助養人可以聚首一堂,與本院兒童和舊生互動交流。
當日大會收回50多張由助養人親撰的祝福卡,本院已經轉送予家舍兒童留念,部分節錄如下:
很開心能與你們同行,見到大家都咁好,感受到聖基道給予各位的愛和支持。
願您無論面對任何挑戰,都要相信人間有愛。
你們的經歷都能豐富生命,成為成長中的養份。
短片專區
研究及倡議
【時事全方位】舉報虐兒引入免責條款 (2024年5月20日 NOW新聞):
https://www.skhsch.org.hk/upload/media/41/doc_zh-hant/2024.05.20.pdf
《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條例草案》研討會內容重溫(2024年1月29日舉行):https://bit.ly/forum0129
「童行有愛」學前單位社工服務《家校支援服務成效發布會》新聞稿 (2023年12月15日):
https://www.skhsch.org.hk/edm/20231215_PPI_PressRelease.pdf
有關呈交予立法會的《有關懷疑虐待兒童個案強制舉報規定》草案意見書內容,請按以下連結:
https://www.skhsch.org.hk/edm/Mandatory Reporting of Child Abuse Bill__SCH.pdf
NOW新聞台「時事全方位」訪問連結:
https://news.now.com/home/local/player?newsId=532327
香港電台「自由風自由phone」訪問連結:
https://www.rthk.hk/radio/radio1/programme/openline_openview/episode/906322
聖公會「教聲」連結報導連結:
https://echo.hkskh.org/issue.aspx?lang=2&id=21620
香港電台第一台「千禧年代」訪問連結:
https://www.rthk.hk/radio/radio1/programme/HK2000/episode/910953
社工, 吳潔冰女士;幼稚園學生, 蕭樂遙
因著那份與女兒名字相同的親切感,我們參加了「樂樂」「遙遙」助養計劃。除了希望讓樂遙明白「幸福非必然」,更希望她能學懂關愛別人。
私隱政策
<<聖基道兒童院網站>>承諾遵循香港特別行政區現行頒佈的《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的規定,嚴格保障用戶提供予<<聖基道兒童院網站>>網站的個人資料的安全和保密。
經<<聖基道兒童院網站>>提供的個人資料,<<聖基道兒童院網站>>承諾會確保一切個人資料均依照《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的規定處理。
在一般情況下,<<聖基道兒童院網站>>不會在未通知或未經用戶同意下將使用者提交的資料轉交第三者。只有經授權的員工方能在未知會或未經使用者同意下查閱用戶的資料。
在特定情況下,包括保障<<聖基道兒童院網站>>及其使用者的權益、版權及知識產權、調查非法活動及依據法律程序的要求等,<<聖基道兒童院網站>>有權在未知會或未經當事人同意下將使用者的個人資料轉交第三者。
閣下使用<<聖基道兒童院網站>>即表示同意當中所列出的責任及政策聲明。<<聖基道兒童院網站>>不時修訂本政策聲明而毋須事先通知。如閣下於該條款修訂後,仍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視為閣下已接受有關修訂。
<<聖基道兒童院網站>>會盡力將使用者儲存在<<聖基道兒童院網站>>網站系統內的個人資料保密,但並不保證傳送資料的過程絕對安全。如使用者發現個人資料外洩,請即立刻與本網站聯絡。
秘書, 鄧潤琼
能夠幫助到有需要的人,是一件幸福的事!參加了助養計劃已經兩年了,在助養人活動中與兒童相處,看見他們快樂地成長,令我感到非常欣慰。
秘書, 鍾佩霞
每一個孩子都是小天使,他們不應因為任何原因而被忽略,我很希望藉著小小的支持,令小朋友感受到溫暖。期待你的加入,讓孩子擁有快樂的童年。
秘書, 關美珊和資訊科技主管, 劉偉基
參加助養計劃後,我們深深體會「助人為快樂之本」的意思。透過參與助養人活動,與小朋友溝通和了解,我們明白小小捐助可為他們帶來莫大幫助,唯盼大家一起同行,令更多小朋友受惠。
童行有愛 - 幼稚園駐校社工服務
服務目標
及早識別兒童及其家庭的問題和需要,提供適切的支援及輔導。
提供親職教育,讓家長掌握育兒的技巧,建立正向的親子關係。
為兒童提供個人輔導及多元化的活動,培育良好的情緒及品格。
為教師提供專業諮詢及培訓服務,建立家校合作的校園氣氛。
服務對象
幼稚園的學生、家長及老師。
服務內容
甄別有需要的服務對象及評估家庭的風險及危機。
為家庭提供專業的諮詢、訪談和輔導服務。
為兒童及家長提供不同主題的小組或活動。
轉介相關評估,並提供適切的支援及訓練。
為學校提供危機指引及訓練,並在危機發生時提供配套的支援和服務。
提供相關個案諮詢,以助教師應對不同兒童及其家庭的需要。
申請及退出服務程序
凡就讀本院社工駐守學校之兒童及其家長,可於學校向社工查詢及申請相關服務。
如服務使用使用者認為駐校社工服務未能配合其家庭現況及服務需要,社工將為其安排合適的轉介服務。
童遊科學園及參觀聖基道首間社企
當天連同聖基道兒童院的兒童,一行百多人,參觀了科學園的不同展館,小朋友都盡情地投入各種高科技小遊戲。其後,本院社企職員簡介社企理念及店舖運作,而參加者則享用店內的飲品及小食,大家都盡興而歸。
第11屆譚瑪利助學金感恩晚宴
9月27日,本院在銅鑼灣木球會舉行「譚瑪利助學金晚宴」,讓獲獎青年分享學習生活和得獎感受。今年共有9位離院青年獲頒助學金,晚宴上,他們分享其學習生活和得獎感受,以及向贊助人送上心意卡。贊助人從中能更了解這群得獎青年離院後的發展亦深感欣慰!本院在此再一次感謝所有贊助人的支持。
第17屆「嘉利凡事皆可能」童心建P++ 社區嘉許禮
「嘉利凡事皆可能計劃」嘉許禮於2月22日舉行,本院榮幸邀請到社會福利署沙田區福利專員馮淑文女士擔任主禮嘉賓,公開表揚表現出色的參加者。計劃今年共有30名來自基層家庭的兒童參加,冀能透過連串歷奇及社區探索活動,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和多元才能。「童心建P++社區」為今年計劃主題,「P++」代表正向思維、積極主動和潛能發展。
再次感謝嘉利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多年來贊助本院轄下單位同心牽舉行「嘉利凡事皆可能計劃」!
籌款活動
組織架構
董事會
主席
管浩鳴法政牧師, SBS, OStJ, JP
副主席
關恒生先生
義務司庫
鄒小磊先生
義務祕書
賴欣嘉女士
董事
陳頌康先生
陳榮豐牧師
陳達文博士, SBS
崔永康教授
許奇崑先生
鄺秀芝女士
劉永勤牧師
莫裕生先生
彭翊翀先生
冼靜儀女士
謝錫洪先生
黄敏賢女士
財務及人事小組委員會
主席
陳達文博士, SBS
委員
鄒小磊先生
劉永勤牧師
莫裕生先生
彭翊翀先生
謝錫洪先生
程序及服務小組委員會
主席
關恒生先生
委員
陳頌康先生
陳榮豐牧師
許奇崑先生
鄺秀芝女士
賴欣嘉女士
林細華女士
冼靜儀女士
黄敏賢女士
發展小組委員會
主席
管浩鳴法政牧師, SBS, OStJ, JP
委員
陳達文博士, SBS
鄒小磊先生
關恒生先生
賴欣嘉女士
內部審計委員會
主席
鄒小磊先生
委員
賴欣嘉女士
彭翊翀先生
校董會
校監
關恒生先生
校董
陳頌康先生
崔永康教授
許奇崑先生
李永青女士
廖呂麗青女士
麥潤芸女士
顧問
義務法律顧問
蔡克剛律師
義務醫事顧問
陳子建醫生
陳以誠醫生
馮寶姿醫生
吳江漫醫生
鄧德誠醫生
義務牙科顧問
趙汗青醫生
蔡永全醫生
劉惠心醫生
義務專業顧問
馮炳全博士
許盧萬珍博士
林滿馨律師
梁衛文博士
彭潔茵女士
曾潔雯博士
高級管理層
總幹事
麥潤芸女士
助理總幹事
黃素萍女士
李如寶女士
經理(物流), 任啟明
他們雖然是受助的兒童,但對未來充滿憧憬。捐助能使更多兒童得到關顧,助養人活動還能身體力行,令兒童感受社會的溫暖。懷著感恩之心,祈求捐款果子不斷衍生。
經理, 黃玉鳳
成為助養人已7年,曾經探訪兒童之家,了解他們的生活,看到他們為我們準備的表演、遊戲,我深深地感受到他們的熱誠和積極,同時相信「小小的捐助,可以為他們創造未來」。
網站地圖
總幹事的話
「傳愛、傳希望」!此乃是聖公會聖基道兒童院(聖基道),所要傳揚的訊息。正如哥林多前書十三:13 節所言:「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這三樣,其中最大的是愛。」已故聖公會何明華主教於1935年創辦聖基道兒童院,為當時未能得到適當照顧的兒童提供院舍照顧服務,讓他們得到溫飽庇護。隨著社會轉變及配合服務需要,聖基道已發展成為全港擁有最多兒童之家服務名額的非政府機構,並由最初集中提供兒童院舍服務,擴展成一所多元化的兒童及青少年社會服務機構,除營運兒童之家服務外,並陸續開展寄養服務、幼兒園、幼稚園駐校社工服務、臨床心理輔導服務、家庭支援服務、特殊學習需要兒童專業服務、青年共居計劃等,致力幫助兒童及青少年在關愛的環境下成長,發展潛能,活出豐盛人生!聖基道深信,兒童是未來社會的棟樑,誠邀各界携手,與我們一起共創兒童友善的社會!
總幹事
麥潤芸
羅藝群先生(技工)
我早在2013年已捐助聖基道,直至兩年前生活穩定下來,便報名成為助養人。我出身家貧,初中輟學,希望捐助能讓小朋友獲得更多學習機會,以知識改變命運。
翁永鴻(證券及期貨從業員)
幾年前看到破碎家庭的報導後,就起了捐助本地兒童的念頭,成為了助養人。在助養人活動跟孩子們見面,了解到他們的日常生活,希望他們能在聖基道度過一個快樂的童年。
聖基道 「愛幼體驗日」
本院位於觀塘順利邨擬定開辦的幼兒中心,於8月10日特別舉辦「愛幼體驗日」,開放予鄰近社區的家長帶同嬰幼兒親臨參觀及體驗,讓他們能深入了解此項新服務。
體驗日節目豐富,除安排小型講座分享嬰幼兒衛生護理知識外,更有一系列互動體驗活動,讓一眾參與的親子在安全、好玩及有趣的環境下度過溫馨愉快的上午。
中心預計於本年第四季投入服務,致力透過愉快、安全及關愛的學習環境,提供一站式及多元化的日間照顧及優質的培育服務予嬰幼兒。中心特設延展照顧服務,以滿足工作時間不穩定及長時間工作之家長。
詳情:https://skhsch.org.hk/zh-hant/services/services_details/22/
中心服務宣傳片:
聖基道90周年誌慶 - TVB《探古尋源》專訪
聖基道兒童院服務本港逆境兒童90年,TVB《探古尋源》特別拍攝「聖基道兒童院」專輯,細說本院的歷史及發展故事,讓大眾了解本院由當初以收容孤兒為主,到發展成多元化的兒童服務機構,並成為提供最多兒童之家服務名額的慈善團體。90年來,聖基道一直與時俱進,但依舊抱持初心 ,「以兒童及青少年為本」。
是次特輯,本院總幹事麥潤芸女士更連同兩位不同年代的舊生-黎家泰先生及文慧詩小姐,分享本院的發展及聖基道這個「家」對他們成長的幫助及啟發,建立寶貴的人生價值觀,為人生翻開新一章!
立即觀看精彩專訪:https://bit.ly/SKHSCH90thinterview
聖基道兒童「童」你睇戲
本院獲荃灣扶輪社及香港博愛獅子會慷慨贊助,逾百位兒童於8月2日觀賞暑假電影《反轉腦朋友2》。贊助商更贊助汽水及爆谷,讓兒童在欣賞電影同時享用小食,度過一個愉快的早上。
聖基道參展「荷花BB展」
本院很高興參與今年一連四日於會展舉行的「荷花BB展」,有不少家長帶同小朋友蒞臨本院攤位了解「樂樂」「遙遙」助養計劃,並即場以孩子名義捐款,為孩子送上最美好的祝福。本院同時感謝各位個人及親子義工熱心呼籲公眾人士捐助聖基道!
聖基道小小運動會
近70名助養人及其家人與本院兒童齊集馬灣活動中心,在香港基督少年軍的帶領下,分組接受多項體能挑戰,從中互相認識和合作,運動後再暢遊挪亞方舟公園,度過愉快的周末!
聖基道關懷探訪日
11月2日,本院舉辦小小助養人計劃—聖基道關懷探訪日,一眾小小助養人與親友,連同本院兒童一同到訪廣蔭頤養院探訪長者,將活力帶到院舍。
在基督少年軍安排下,參加者先接受親子義工訓練,以掌握服務長者的基本技巧,隨後頤養院安排參觀院舍,讓參加者了解更多長者的日常生活與院內設施。當日,透過集體遊戲讓場內老幼打成一片,家舍兒童演唱讓老友記眉開眼笑,場面溫馨。
聖誕聚餐
今年再次邀請助養人活動,跟全院同工及兒童歡度聖誕。當晚活動除了有兒童表演腰鼓舞和有獎遊戲等環節外,亦頒發兒童獎學金,以鼓勵兒童努力學習。而到節目尾聲,聖基道的兒童更化身成小聖誕老人,派禮物給現場的所有兒童、助養人及各嘉賓,一班大小朋友都滿載而歸。
聯絡我們
職位空缺
申請辦法:來信請附履歷(申請家長職位者請連同家人資料)、要求薪金、地址及日間聯絡電話,電郵至recruit@skhsch.org.hk,或郵寄至香港北角百福道 21 號香港青年協會大廈 15 樓,聖公會聖基道兒童院有限公司總幹事收,信封面請註明「機密及申請職位編號」。
背景
本院由2024年1月至12月服務317名接受兒童住宿服務的兒童、386名來自新來港和低收入家庭的兒童及16名來自青年共居計劃的青年。年度內接受聖基道住宿照顧服務的兒童有216名及101名分別來自兒童之家及寄養服務。以下統計數字只計算接受聖基道住宿服務的317名兒童。
臨床心理輔導服務
服務目標
為聖基道兒童院及社區之服務使用者提供心理評估、診斷及治療服務。服務亦為員工提供與精神健康相關之個案諮詢及培訓,協助危機事故之處理,推動跨專業合作。此外,服務亦為服務使用者及社區人士推行心理健康教育。
服務對象
聖基道兒童院的兒童及員工 (對內服務)
4至16歲 (學前至中學階段) 的兒童及其家長/學校/機構/團體 (對外服務)
服務內容
個別 / 小組心理評估診斷 / 輔導及治療
為聖基道兒童院及社區上懷疑有特殊學習需要或情緒/行為問題的兒童及青少年提供專業心理評估及輔導服務,並按需要轉介相關服務。
專題培訓講座及訓練工作坊
為學校/機構/團體提供培訓講座及工作坊等,提升工作知識技巧及關注個人的心理健康。題目可包括 (但不限於)以下:
認識有特殊學習需要兒童
如何提升兒童學習動機/能力及專注力
如何提升兒童社交發展能力
如何處理有特殊學習需要兒童的情緒及行為
正向心理
家長管教
兒童之家及寄養服務之專業支援服務
諮詢服務
主責職員
註冊臨床心理學家
(衛生署認可臨床心理學家名冊會員)
申請手續
請填妥服務申請表交回聖基道兒童院
<< 下載服務申請表及單張 >>
<< 下載服務收費表 >>
臨床心理輔導服務
服務目標
為聖基道兒童院及社區之服務使用者提供心理評估、診斷及治療服務。服務亦為員工提供與精神健康相關之個案諮詢及培訓,協助危機事故之處理,推動跨專業合作。此外,服務亦為服務使用者及社區人士推行心理健康教育。
服務對象
聖基道兒童院的兒童/青少年及員工 (對內服務)
兒童/青少年及其家長/社區人士/學校/機構/團體 (對外服務)
服務內容
個別 / 小組心理評估診斷 / 輔導及治療
為聖基道兒童院及社區上懷疑有特殊學習需要或情緒/行為問題的兒童及青少年提供專業心理評估及輔導服務,並按需要轉介相關服務。
專題培訓講座及訓練工作坊
為學校/機構/團體提供培訓講座及工作坊等,提升工作知識技巧及關注個人的心理健康。題目可包括(但不限於)以下:
認識及處理的兒童及青少年之情緒/精神/行為障礙
認識及處理兒童及青少年之心理創傷
認識有特殊學習需要兒童
兒童/青少年之情緒管理
創傷知情:概念及應用
具實證支持之管教技巧
兒童住宿服務之專業支援服務
諮詢服務
主責職員
註冊臨床心理學家
(認可名冊臨床心理學家)
申請手續
請填妥服務申請表交回聖基道兒童院<< 下載服務申請表 >>
<< 下載服務收費表 >>
舊生分享會
有賴大家同心抗疫,疫情總算緩和下來,聖基道於8月21日恢復舉行闊別兩年的實體聚會「捐助者活動——舊生分享會」,有約80名助養人及小天使家庭成員出席,透過觀看服務短片、參與有獎線上遊戲、聆聽小朋友和舊生分享等,了解本院最新的服務發展、兒童在疫情中的家舍生活、舊生的成長經歷及回饋。
在分享環節上,舊生陳嘉富坦言兒時曾與家舍家長衝突,投入社會工作後,反更能領略昔日家舍家長的教導。從事飲食業的他去年主動提出推行慈善下午茶推廣活動,鼓勵顧客捐助聖基道,望在疫情中為大家帶來多一點正能量。舊生文慧詩亦感恩在聖基道度過了愉快的童年,與舍友和家舍同工一直保持聯繫至今。事業有成、開設藝術蛋糕店的她除報名成為助養人外,去年更為本院製作85周年手造曲奇作禮盒義賣,鼓勵更多人支持本院兒童。舊生袁澤森剛於香港演藝學院畢業,修讀現代舞的他坦言難以單靠網上課堂保持舞藝水準,慶幸能以舊生身分申請譚瑪利助學金,報讀私人課程繼續練舞,減輕了財政上的壓力。
當日,家舍兒童除擔任司儀外,更以花式跳繩展現活力,而每份禮物包還包括本院最新出品的LOVE mask和家舍兒童親手製成的滴膠飾物,如髮夾和鎖匙扣等,以表心意和祝福。來賓亦響應大會呼籲,撰寫心意卡為兒童打氣,一起度過了愉快的周日下午。
舊生分享會暨助養人同樂日
歌手兼本院愛心大使陳柏宇(Jason)與導演崔紹輝(Teddy)出席「聖基道舊生分享會暨助養人同樂日」,以舊生身份作分享,為一眾師弟師妹打氣,並讓助養人更了解院內服務,呼籲公眾參與聖基道「樂樂」「遙遙」助養計劃,支持本院兒童努力追求夢想,發展潛能。
葉美姿女士(文職人員)
我曾助養其他國家的兒童十多年,但其實物質富裕的香港仍有很多人需要幫忙,尤其是兒童。上網搜尋資料後,發現原來自己每月小小的捐助,便能讓每一位聖基道小朋友健康快樂地成長,便決定成為聖基道助養人。去年還自製立體聖誕卡送予兒童,作為佳節祝福和驚喜!
董事總經理, 鄭連校
小朋友是未來的社會棟樑,除了透過集團分店捐款箱定期支持有需要的兒童,我亦透過助養計劃,希望能夠略盡綿力為他們解決基本生活所需,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我感到非常高興及欣慰。
葵涌幼兒園 助理教師* (合約制)
工作地點: 葵涌 (職位編號: DN/AT-KC)
職 責: 協助照顧及指導兒童,在有需要時負責教學及協作課室日程運作,協助處理校務及班務等。
條 件:
中學會考五科合格(包括中、英(課程乙)、數)或中學文憑考試五科合格(包括中、英、數)或同等學歷。
幼兒教育証書 (CE) 或以上學歷,2年相關經驗及如具有有效急救証書更佳,具教學經驗獲優先考慮。
懂電腦操作(Word/Excel/Powerpoint)。
*因應「性罪行定罪紀錄查核」機制已實施,本院會要求準僱員進行性罪行定罪紀錄查核的申請,並授權本院及服務單位查核結果。
葵涌幼兒園 工友 * (合約制)
職位編號: DN/WM-KC
工作地點: 葵涌 幼兒園
職 責: 於幼兒園負責清潔、廚房工作及協助照顧兒童等。
條 件: 學歷程度小六或以上,具良好溝通能力、懂閱讀及書寫中文。喜愛兒童工作,有相關工作經驗優先。
薪 酬: 按有關工作經驗而定。
福 利: 5.5天工作、年假12天、年終獎金、醫療津貼、進修津貼等。
*因應「性罪行定罪紀錄查核」機制已實施,本院會要求準僱員進行性罪行定罪紀錄查核的申請,並授權本院及服務單位查核結果。
申請辦法:此職位可致電 3756 4433 與盧小姐登記安排面試,或來信請附履歷、要求薪金、地址及日間聯絡電話寄香港北角百福道21號香港青年協會大廈15樓,聖公會聖基道兒童院有限公司總幹事收,或電郵至 recruit@skhsch.org.hk。
葵涌幼兒園 教師* (合約制)
職位編號:DN/T-KC
工作地點:葵涌幼兒園
職 責:
2-6歲幼兒教學、行為輔導及推行各項活動等。
條 件:
註冊幼稚園教師,中學會考五科合格(包括中、英(課程乙)、數)或同等學歷,具有關工作經驗者及有效急救証書優先。
*因應「性罪行定罪紀錄查核」機制已實施,本院會要求準僱員進行性罪行定罪紀錄查核的申請,並授權本院及服務單位查核結果。
蔡啟平的故事
她常常教導子女:「別人未必認識你,卻願意幫助你,所以我們有能力亦應該幫助別人。」今天,她與子女是本院的助養人,以實際行動支持院方的工作。她是聖基道曾經幫助的人,蔡啟(Peony)。蔡啟平(Peony)現職出版社的總經理,擁有成功的事業及美滿家庭,她有一對分別10歲及7歲的子女,一家四口,樂也融融。但Peony三歲時因母親患長期病患,父親沉迷賭博而無法獲得適當照顧,所以與哥哥及弟弟一同入住聖基道兒童院。聖基道為兄妹三人提供住宿照顧,更提供不同的學習機會,讓他們在穩定及安全的環境中愉快成長。直至14歲,Peony才離院回家生活。在聖基道生活超過十年,Peony不僅對人的反應特別敏感,還培育了優秀的人際溝通能力、堅毅不屈的性格和面對逆境勇往直前的精神。她感激過去的無名捐助者,幫助她度過困難的童年,建立樂觀自信的性格。「我感激聖基道幫助我三兄妹度過困難的童年,希望你也支持聖基道的工作。」蔡啟平
薪火相傳
阿康(18歲)—耀盛兒童之家(節制家)
在聖基道度過六個寒暑,時間雖然靜悄悄地流走,但當中的好人好事我仍牢記在心。
在兒童之家,每位家長及舍友都關心我的感受及需要,比較深刻的是前家舍社工鄭姑娘的悉心教導。初中時我喜歡計較成績和勝負得失,她卻說毋需太着重這些事情,要為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感恩。
很感謝鄭姑娘啟發了我的思維,讓自怨自艾的我,學會感恩。家舍還盡量配合自己所需,好讓我全力準備應考文憑試,令我有自信面對人生各種挑戰;亦有賴家舍各人在學術和心理上的支持,我才能成功考入中文大學。即使我已經成年離院,聖基道對我這個舊院童仍然不離不棄,提供如譚瑪利助學金等援助,大大減輕了我的經濟負擔。
聖基道致力幫助社會上有需要的兒童,為我做了一個好榜樣。離院後,我亦願意參與聖基道的服務,例如教導家舍兒童功課和分享生活經驗,令他們更容易了解離院後的狀況和挑戰,亦讓服務他人的基督精神得以薪火相傳。
希望大家支持聖基道,讓更多兒童能夠像我一樣茁壯成長。
蘇曉丹先生(執業會計師)
我參加助養計劃,因為留意到聖基道歷史悠久,網頁會定期上載審計報告和助養報告以供參考,令我相信善款真的可以用在有需要的人身上。
行政主任, 麥志成
成為助養人已9年,心中只有一份感覺 - 快樂!雖然我所付出的只是一點點,但我常想這些付出能夠為兒童帶來的滿足,不單只是金錢上對他們的支持,更是精神和心靈上的關愛,是很有意義的事啊!我期望更多人能參與助養計劃,一同為聖基道的兒童帶來愉快的童年。
行政人員, 邱樂強
透過參與助養計劃,能為社會中有需要的下一代給予一份支持和鼓勵,感到很有意義。去年跟太太和女兒參加「助養人同樂日」,更讓自己的下一代親身感受到「施比受更有福」的道理,期望更多人能領受這福分!
計劃詳情
計劃以助養全院所有兒童模式進行,不設個別配對。只需每月捐助最少90元或每年1,080元,承諾最少助養一年,便可以成為聖基道助養人;每年聖基道會安排 助養人活動,讓助養人可以親自關懷兒童。「樂樂」「遙遙」這個計劃名稱由本院兒童命名,以代表本院所有兒童,寓意在聖基道照顧下的兒童都能生活得快樂逍遙。
籌得善款用以支持聖基道向失去父母、未能得到家人適當照顧、有特殊學習需要及來自基層家庭的兒童,提供安穩的環境、照顧、生活所需、培訓、情緒輔導和適切的支援,以及支持本院服務營運及發展,協助兒童面對逆境,突破界限,活出豐盛人生。
家舍家長親如家人,成人生大後盾,舊生Luke敢於踏上未知的旅程
「如果只聚焦兒時沒有爸媽照顧,那當然是不幸,但在聖基道的照顧下,我覺得自己所走的每一步都是美好的。」Luke自小缺乏父母照顧,六歲獲轉介入住聖基道,於中三接受領養,移居美國生活。
雖無血緣關係,家舍家長滿滿的愛令Luke從不感覺孤單。「家長言行身教,把握各種機會教我待人處事的道理。長假期時,其他兒童獲原生家庭安排回家度假,只有我要留在家舍,但家長為免我感到孤單,會特意在自己放假時亦陪伴我,視我如家人。」
回憶在家舍生活的日子,Luke說聖基道會尋求善長贊助,提供額外資源予兒童。除每年暢遊海洋公園,很多兒童都有學習樂器,他因此額外珍惜,倍加學習,最終考獲七級鋼琴。此外,他又有補習和學習珠心算等課餘活動,幫助他提升學習表現,職員還親自教授書法等趣味活動,令他獲益良多。
當海外領養機會出現時,Luke都有猶豫。「家長和社工給予安慰及鼓勵,令我最終想通了,若真的適應不來,可考慮回來!」雖然知道要回來的安排十分複雜,但在這個強大的鼓勵下,讓Luke有足夠的信心踏上未知的旅程。
時光飛逝,Luke在美國大學畢業後回港發展,現於香港的跨國公司工作,和以往照顧他的家長仍有緊密聯繫。所謂三十而立,他現時能夠獨立生活,逐步走出自己當行的道。
詠晴的故事
18歲離開兒童之家的詠晴,現時就讀大學社工系一年級。
在家暴中成長的詠晴,小時候長期受到父母的責打、扯頭髮、甚至用枕頭欲把她活生生焗死,父母更向社工訛稱她患有精神病,結果被安排入住兒童精神病房。在12歲那年,詠晴的媽媽要求她離開這個家,最後被轉介入住聖基道的兒童之家。
入住兒童之家,在家舍家長及社工的悉心照顧及引導下,她對生命重建信心和希望,更燃起將來讀大學的決心。
家舍給她的感覺是:「家舍日常生活的資源充足,又給我寧靜、安全、放鬆的感覺,使我可以努力讀書。」
家舍家長、社工給她很大的鼓勵,安排她在其他兒童睡覺後溫習,使她有更多時間學習,又可以避免其他兒童的騷擾。由於得到社工的悉心照顧,詠晴希望將來的工作可以幫助他人,結果選擇了社工系,向著當專業社工的理想出發。
認識聖基道
警員, 陳家成
我從小在聖基道兒童院長大,所以我立志長大後要服侍這個家,幫助有需要的兒童,即使是五十元、一百元,我絕不輕看聚沙成塔的效果。現邀請大家一起幫助這群社會的未來之光。孩子的未來,將因你今天的捐助而無限放大。
護士, 曾淑嫻
作為一個醫護人員及一個六歲孩子的母親,我明白生命是很脆弱,需要小心培育及愛護。小小的捐助,可以讓有需要的兒童創造更美好的將來,盼望你也一起支持!
護士導師, 鄧美媛
從事護理行業逾20年,深深體會到「幸福並非必然」。因此,當我知道有「樂樂」「遙遙」助養計劃時,我便立刻支持。在此我希望更多兒童能得到關愛,並活得快樂。
讓兒童成長得更全面的地方
小雲 15 歲 - 瑞意兒童之家
「我在聖基道兒童院住了差不多七年,這裡可說是我成長的地方。入住時正藉小二,總有不少頑皮的事,但每每做錯了,家長都會悉心地幫助我改正過來,即使在過程中,他們成了我的「出氣袋」,也沒有放棄我。他們的付出並沒有白費,我在成長當中逐漸改掉亂發脾氣及態度差的性格,待人處事也漸似一個「淑女」,不再是當天那個亂跑亂叫的小女孩。我跟家長的關係更非筆墨所能形容。家長每天二十四小時,不論晴天陰天都隨時 on call ,照顧我們的起居飲食。所以,我們跟家長的關係當然好得難以想像!而跟家舍中的舍友,雖不是時常都能夠融洽相處,但也不會視對方為仇敵。如發生甚麼要事,大家也能互相幫助。整體來說,家舍不單只是一個負責看管兒童的地方,更是一個叫兒童成長得更全面的地方。」
財務策劃顧問, 焦慧玲
兒童是社會未來的棟樑,所以當初收到兒童院的推廣,便即成為助養人!我深信「只要心中有陽光,前程必定會燦爛」,亦心願不幸的小朋友能夠活出豐盛人生。
財務簡表
賀禮捐贈
慶祝生日、結婚、開張、周年紀念或其他值得慶賀的日子,都可以將賀禮化成愛心捐款,支持聖基道兒童院的服務,將祝福加倍。
如有需要,聖基道兒童院可以提供籌款箱或感謝心意卡,讓賓客送出賀禮時知道賀禮背後的雙重意義。
如有任何查詢,請致電 3756 4488 或電郵至 develop@skhsch.org.hk 。
贊助服務計劃
如欲直接捐助聖基道兒童院的服務,或欲贊助服務計劃,請致電3756 4488 或電郵 develop@skhsch.org.hk 查詢詳情。
辦公室助理 (合約制)
工作地點: 灣仔健苗軒
職位編號: CHC/OA
職責: 主要職務是負責單位的清潔及雜務工作(包括但不限於協助文件傳遞﹑外勤﹑影印等),以確保環境及設施清潔衛生及安全;協助為中心托管兒童準備膳食;為中心增置及整理物資等。
條件: 喜愛兒童工作,具責任感,有相關工作經驗優先
學歷:小六或以上,貝良好溝通能力,懂閱讀及書寫中文
工作時間:六天工作,包括一至兩晚輪班至晚上九時及週六工作,(每週工作48小時,不包括飯鐘)。
薪酬:按有關學歷及工作經驗而定。
福利:年假 12 天、生日假、結婚假、醫療津貼、進修津貼等。
*因應「性罪行定罪紀錄查核」機制已實施,本院會要求準僱員進行性罪行定罪紀錄查核的申請,並授權本院及服務單位查核結果。
鄭傑靈先生(從事商業發展)
2013年跟隨太太參加助養人活動,一班被助養的小朋友認真用心為台下的觀眾表演,原來他們全是來自破碎家庭或無親。如果沒有聖基道的照顧,他們的路相信會很難行。成為助養人,除了能給他們一點支持外,更可以讓更多人認識聖基道,讓聖基道有足夠資源幫助這群兒童。
鍾嘉欣回港探訪聖基道兒童
人美心善的鍾嘉欣由2012年起便成為聖基道愛心大使,多年來一直出錢出力支持聖基道兒童院,12月5日,嘉欣帶同趣緻可愛的小女兒Anika親身探訪聖基道的兒童。嘉欣先與聖基道兒童一起玩桌上遊戲,更向小朋友講故事,又一同為兒童之家佈置聖誕樹,派發聖基道愛心朱古力禮盒予兒童,給聖基道兒童送上節日的溫暖。
鍾子雲 「非以役人,乃役於人」
鍾子雲在嬰孩時期開始在院舍生活,在資源缺乏的環境中長大,他學懂珍惜所擁有的一切。他的人生觀非常積極,常以「非以役人,乃役於人」來提醒自己不要祈求別人幫助,反而要幫助別人。每當遇到逆境,他不怨天不尤人,又願意分享樂天知命的生活態度,希望旁人也積極生活。他的一言一語,都流露著他對聖基道兒童院18年來照顧的感激。「我人生中最深刻的經歷是18歲那年離開聖基道。」鍾子雲回想。由於鍾子雲自嬰孩時期便居住於聖基道,在聖基道的護蔭下,外面的世界對他來說是非常陌生。「當時我只知道大埔,哪裏是九龍,我也不知道。」 雖然如此,鍾子雲並沒有放棄,並於這些年來不斷裝備自己,成為有用的人。鍾子雲在他18歲那年,更主動尋找父親,修補一段似無還有的親情。鍾子雲勉勵現時住院的兒童,必須珍惜目前所擁有的一切,並趁著現時有機會在兒童之家這麼好的環境居住,要好好裝備自己。同時,他送上自己的一句座右銘─「非以役人 乃役於人」,提醒我 們無論在順境或困難中,都要擁有幫助別人的心,積極面對生活。
鍾旻殷女士(自由工作者)
我在疫情中被裁員,爸爸更因病入院,壓力大增。幸好透過戶外活動和聲音療法,我學會調整負面情緒,亦沒有想過停止助養,因為助人的心意並不限於自己擁有多少。
阿君的故事
阿君六歲時母親患上情緒病,由於自少被忽略及欠缺管教,阿君性情偏激反叛,完全不相信別人,稍有不滿便將小小的腦袋撞向牆壁、亂擲家具,或伏在地上幾小時,用激烈的方法發洩傷痛的情緒……初入住聖基道兒童院,阿君的壞脾氣完全沒有改善。她每次發脾氣,家舍家長郭姐都以愛心忍耐,想盡辦法開解她,又鼓勵她參加喜愛的籃球和攀石運動。郭姐默默的關懷讓阿君困苦的心靈得到安慰,更令她願意開放自己。她終於能夠接受過去,並體恤母親的處境。她現在努力地學習照顧自己及專心學業,更期盼長大後可以覓得理想職業並照顧母親,讓一家走出黑暗,活得更好。
阿照的故事
「人生中第一次被擁抱,心裏很翻騰,我忍不住大哭,令家長的肩膊也濕透,她亦跟着我一起哭……」舊生陳觀照(阿照)未足六歲便與二哥一同入住聖基道,當時因父母放棄撫養權而成為孤兒,但在家舍家長身上,他卻得到前所未有的愛,抹去他的孤單及憂慮。
阿照小時讀書成績一般,但家長仍鼓勵他訂立目標。因為獲得幫助,他立志成為社工,長大後也要幫助有需要的社群。即使快將成年離院,家長仍不停鼓勵他,又親身陪伴他尋找公開考試試場,待阿照猶如親生兒子。正正因這個強大後盾,阿照在重讀中五後成功升讀預科,再入讀社工系副學士,其後升讀社會工作學士學位課程,排除萬難如願成為註冊社工。
因為愛,所以愛——在愛中成長的阿照,學會以愛待人,也照亮別人。現時阿照投身長者服務,公餘還會組隊義務替獨居長者進行家居維修。他去年3月結婚,與同為社工的太太組成一個幸福家庭,全家為服務有需要的人而努力。
阿輝的故事
阿輝自小父母離異,由爸爸照顧,可惜爸爸因生意失敗而變得異常暴躁。一次,他情緒失控瘋狂虐打阿輝,連地拖棍也打斷了!阿輝被送進醫院住了近一個月,再獲轉介至聖基道兒童院。初到聖基道,爸爸仍不停跑到家舍搔擾兒子,令阿輝惶恐不安,又擔心被人知道有這樣的爸爸和受虐的經歷,變成自卑又沉默的孩子。幸好,當阿輝的爸爸上門搔擾時,家舍家長總會像母雞般擋在阿輝與爸爸中間,拚命保護阿輝免受傷害。在社工和家長的關懷及開導下,阿輝終於慢慢解開心結。是愛,讓阿輝重拾對人的信心。而在家舍內與其他兒童一起生活和互動,亦令阿輝回復開朗。「兒童之家給予我們庇護……我們都帶着某些原因或缺陷而來這裏,但這個經歷是其他人所沒有的。」在大學修讀創意媒體的阿輝,如今已成為導演,創立了自己的製作公司,今年更協助聖基道拍攝短片,以作推廣;而事業有成的他還快將結婚,為所愛的人帶來幸福,共同開展美麗人生。
阿龍的故事
阿龍因為爸爸失縱,媽媽長期患病,所以自嬰兒時期就由聖基道照顧。小時候阿龍沒人生目標、做事馬虎、脾氣又大,動輒打架、講粗口。而出名管教嚴格的家舍家長翠姨,就是他的「剋星」:「我做錯事被罰的次數多不勝數。每次翠姨除了要我們道歉,更要我們解釋犯錯原因,了解自己的錯誤。」翠姨的教導就像種子撒在阿龍的心中,直到初中,種子終於發芽。「有一天我發脾氣,不過幾個小時後,我主動向翠姨道歉,並決心以後不會在家舍和翠姨面前再講粗口。」阿龍18 歲離院後仍會探望翠姨,直到今天,他仍然堅守這個承諾。阿龍會考成績不理想,前路茫茫,翠姨見阿龍長得高大又健碩,便鼓勵他考取不同牌照,一技傍身;於是阿龍便考取救生員資格和小型貨車牌,更完成毅進課程,最後成功考入消防隊伍,現在阿龍已成為消防員!去年阿龍更成家立室,建立一個溫暖又充滿愛的三口之家。
離院心聲
小敏 19 歲 - 長亨兒童之家
「十年了!我在長亨兒童之家住了十年了!人生的其中一個重要階段 -- 童年,都在此度過。想起剛到聖基道時,我是一個少不更事、成績差、不懂照顧自己的女孩,但漸漸地我改變了……在家舍第一個度過的節日便是聖誕節,我第一次收到的禮物便是家長送的,當時感到很溫暖,心裡有點微妙的感覺。印象最深刻的是第一次被人認同,當時就讀四年級的我成績差得令人難以置信,但當時的家長衛姨及叔叔沒有放棄我,每當溫習時均會在旁悉心教導我,到了學期尾,奇蹟地我得了「成績進步獎」,心中有說不出的興奮,原來我也可以做得到!幾個秋冬過後,家長衛姨要離職,心中萬分不捨,當時很傷心,而我亦要轉往另一個家舍,我十分抗拒,並聯同兩名女孩計劃逼這個家舍的家長余姨辭職,因此當時我對余姨的態度十分惡劣,她說一句,我反駁十句,她說走東我偏走向西,什麼攻擊的說話亦會無理地說出,這情況維持了一段時間,直至一次和叔叔「開戰」了,其實當時也知道是自己錯,但為了面子沒有說對不起,但余姨及叔叔並沒有因而放棄我們,相反地他們讓我看見事情的另一面,將我的眼光擴闊了,將我幼稚的思想慢慢變得成熟,而我亦漸漸地感受到他們的關心。另外,當我要第一次面對不理想的會考成績時,腦海中很快便出現放棄再考的念頭,是余姨及叔叔鼓勵我,令我開始發奮,積極面對第二次會考,每當我遇到數學難題時便會大發脾氣,不斷用難聽的說話來責罵叔叔,但叔叔沒有放棄我、責備我,仍然不離不棄教導我。經過一年的努力,我終於可以讀中六了,心中有說不出的興奮,亦很開心能跟他們一起分享。曾經聽過一位小朋友罵家長:「你只不過是受薪的,做得好是想升職嗎?我又不是你的子女,你會關心我嗎?」其實,當初我也跟很多小朋友一樣對家長不信任,覺得很多事情是家長應該做的,因為這是一份工作,沒有想過是出自家長的真心和關心。當我漸漸長大變得成熟便知道「家長」不單是一份工作,其實當中包含很多淚與汗,不知我的發現是不是太遲,因為我已經要離院不能再跟她們一起生活了。我所經歷的可能是微不足道,很多人比我經歷更多,在此我只是希望衷心的說一句:請珍惜身邊的人和物,雖然我們沒有幸福的家庭,但在家舍生活一樣可以發覺自己擁有的還真不少呢!」
青年共居計劃
「薈舍」
服務目標
為曾接受兒童住宿照顧服務及缺乏家庭支援的年青人提供可負擔及安全的過度性居所,協助他們建立自立能力。
服務對象
18至27歲,曾接受本地兒童住宿照顧服務的年青人。
有獨立生活及自理能力,但缺乏穩定居所及家庭支援。
具提升自立能力的動機,有固定收入來源。
情緒穩定、無不良嗜好及適合與人共居。
服務內容
租用共居單位(按年簽署合約,總租期最長為四年)。
由社工提供支援,就升學、就業、儲蓄、獨立生活能力等範疇作出規劃。
生涯規劃及義工服務活動。
獲資助參加持續學習及進修。
非一般的兒童之家
阿超 18 歲 - 耀豐兒童之家
「吓,你住宿舍?咁即係你無屋企啦!」每當我與別人談及自己住在宿舍,有很多人也會有這樣的反應,我是理解的,因為或多或少,外界可能會誤以為家舍、兒童之家、宿舍等,是給予「孤兒」生活的地方。但其實這類服務的對象並不只是孤兒,還包括家人無法照料而本身自理能力不足的兒童,而我就是其中一個。
由於家人因着某些原因不能照顧我,故兩歲起我便入住寄養家庭,到了約14歲時,就入住了聖基道兒童院。當中我有着不同的轉變,如提高了自理能力,學會洗碗和家居清潔等,經歷大大小小的事情令我成長了很多,處世態度也改變了很多。在聖基道,我交了幾個可以談心的老友,一起在嬉笑怒罵中成長。
有很多人認為住宿舍,就如同坐監,沒有自由時間,沒有娛樂,甚至三餐不計……但我可以說:「不是!」
入住家舍後,我接觸到不同的生活體驗,例如去camp(露營)、打war game(野戰)和看電影等,其實蠻充實有趣的。
而且每星期可以「放假」回家,平日又有家務助理為家舍各人精心烹煮美味飯菜,令我們不用擔心三餐溫飽。我們唯一需要擔心的,是我們能否學得夠應該掌握的知識。
在聖基道,我加入了青少年戲劇團,可以在劇院參與音樂劇演出,這次寶貴的經驗簡直畢生難忘!另外,我在家舍推薦下,還擔任了兩次大型活動的司儀,以及得到其他服務機會。這一切不單豐富了我的人生閱歷,也推動我朝着自己的舞台夢邁進。
家舍的家長會指引我們人生的方向,令我們更掌握未來的道路,並讓我們知道現在做的每件事,對將來踏足社會會有何幫助!
最後,我想說,家舍供給我們的不只是住的地方,而是溫暖的家,以及引導我們成長的中轉站。
非住宿服務
非住宿服務聖誕聚餐暨獎學金頒獎典禮2024
本院獲善心人士的捐贈,讓聖基道可在聖誕前席舉辦聖誕派對,讓一班接受社區服務及幼兒教育的兒童聚首一堂,慶祝聖誕來臨。籍此機會,本院於同日舉行獎學金頒獎典禮,嘉許29位得獎者,肯定他們過去一年在學業、操行及多元發展上的努力及成果。
非政府資助服務
非洲鼓童樂日
合作伙伴之一Sun Life永明義工隊探訪本院同心牽,並舉辦「非洲鼓童樂日」工作坊,讓一眾基層兒童有機會學習敲擊非洲鼓,現場更有非洲藉表演者到場合奏,彰顯社區共融!當日本院總幹事麥潤芸女士親臨歡迎永明義工隊,同時感謝香港永明金融有限公司人壽及康健業務總經理楊娟女士,和市場及產品策略傳訊拓展部主管李耀文女士撥冗出席,與本院齊心「童.築未來」!
聖基道一向重視伙伴合作,致力擴闊與社區各界連結,以提升兒童福祉凝聚更多力量,本院衷心感謝Sun Life永明的支持及探訪!
項目主任 (C-PEN 0-9歲家庭支援計劃)(合約制)
工作地點: 北角總辦事處 (職位編號:AS/PIC)
工作時間: 每週工作 44 小時,五天工作,週六按需要工作。
職 責:
1. 統籌、策劃、宣傳及執行C-PEN 0-9歲家庭支援計劃,推動兒童保護(Protection)、協助家長提升照顧能力(Nurturing Parenting Skills)、強化親子依附關係、正面管教及溝通,營造適齡安全的家庭生活空間(Environment Enhancement);
2. 負責倡議保護兒童/兒童權利相關工作;
學 歷: 持有本港頒授或認可的學士或以上學歷,主修社會工作/社會科學優先考慮;
條 件:
1. 具良好溝通、計劃及組織能力,熟習電腦文書工作;善於與人合作,對兒童及家庭工作/社區工作具熱誠;
2. 有兒童、家庭、弱勢社群服務或家訪經驗優先考慮;
3.具計劃管理經驗優先;
薪 酬: 按有關工作經驗而定。
福 利: 年假20天、另有結婚假、生日假、醫療津貼、進修津貼等多項福利。
*因應「性罪行定罪紀錄查核」機制已實施,本院會要求準僱員進行性罪行定罪紀錄查核的申請,並授權本院及服務單位查核結果。
項目統籌 (C-PEN 0-9歲家庭支援計劃)(合約制)
工作地點: 北角總辦事處 (職位編號:AS/PC)
工作時間: 每週工作 44 小時,五天工作,週六按需要工作。
職 責:
1. 負責宣傳及執行C-PEN 0-9歲家庭支援計劃,推動兒童保護(Protection)、協助家長提升照顧能力(Nurturing Parenting Skills)、強化親子依附關係、正面管教及溝通,營造適齡安全的家庭生活空間(Environment Enhancement),支援項目日常運作及相關行政工作;2. 負責倡議保護兒童/兒童權利相關工作;
學 歷: 持有本港頒授或認可的副學士/高級文憑或以上學歷,主修社會科學優先考慮;
條 件:
1. 具良好溝通、計劃及組織能力,熟習電腦文書工作;善於與人合作,對兒童及家庭工作/社區工作具熱誠;2. 有兒童、家庭、弱勢社群服務或家訪經驗優先考慮;
薪 酬: 按有關工作經驗而定。
福 利: 年假15天、另有結婚假、生日假、醫療津貼、進修津貼等多項福利。
*因應「性罪行定罪紀錄查核」機制已實施,本院會要求準僱員進行性罪行定罪紀錄查核的申請,並授權本院及服務單位查核結果。
香港華人會計師公會
本會發動會員一起參與助養兒童計劃,豐富兒童的生命,給予他們愛與希望,亦為社會帶來更美好的將來。
駱余劍清紀念基金 - 駱余劍清女士的女兒
52年前,媽媽獨力撫養我們兩姐弟,但她實在沒能力照顧兩個孩子,只好將年幼的弟弟暫時交託給聖基道照顧,直至他四歲多才接回家。聖基道曾經幫助我們一家,所以我們以母親的名義支持助養計劃,回饋聖基道兒童院,幫助其他有需要的孩子。
高偉良先生(倉務員)
我透過Facebook和新聞了解聖基道的服務,亦有參加助養人活動,知道聖基道真的在幫助有需要的兒童,作為香港人更加想幫助本地兒童,所以一直捐助至今,望能集腋成裘。
鳴謝
2023-2024
商界展關懐
科文實業有限公司
金寶通集團有限公司
金寶通有限公司
金裝燉奶佬(集團)控股有限公司
東榮電子有限公司
開元信德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
天比廣告有限公司
合源慈善基金有限公司
美國冒險樂園有限公司
嘉利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康業信貸快遞
美迪安廣告有限公司
安智環球服務有限公司
QR皮膚及激光中心
羅氏診斷(香港)有限公司
九龍東區扶輪社
香港蜆殼有限公司
維達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香港地媒體有限公司
團體 / 機構
雅士圖國際幼稚園
亞洲萬里通有限公司
吉祥微風商貿有限公司
吉祥信貸有限公司
鳳祥商貿有限公司
Beyond Coffee and Bar
中華基督教會全完第二小學
中環廣場
青松侯寶垣中學
創興銀行有限公司
宣道會鄭榮之中學
宣道會雷蔡群樂幼稚園
OK便利店
千色Citistore
港基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商業電台
浸信宣道會恩禧中心
大昌行集團有限公司
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
香港樹仁大學社會工作學系
拔萃女小學
香港灣仔帝盛酒店
意贈慈善基金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沙田多元化金齡服務中心
億達時亞洲有限公司
英皇集團
生活易
五邑鄒振猷學校
粉嶺官立中學
浩成國際有限公司
佳定管理服務有限公司
佳寶幼稚園
佳寶幼稚園(南昌分校)
佳寶幼稚園第三分校(天瑞邨)
恒益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夏利文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協恩中學附屬小學
港澳信義會慕德中學
香港聖公會靈風堂
香港聖公會慈光堂
香港聖公會聖奧古斯丁小堂
香港聖公會聖路加堂
香港聖公會聖馬利亞堂
香港聖公會聖馬提亞堂
香港聖公會北角聖彼得堂
香港聖公會青山聖彼得堂
香港聖公會聖腓力堂
香港聖公會基督顯現堂
香港聖公會荊冕堂
可道中學(嗇色園主辦)
香港浸信會醫院
港燈電力有限公司
香港房屋委員會
香港房屋協會
香港獅子會(主會)
香港演藝人協會
康業服務管理有限公司
和記電訊香港控股有限公司
雲創亞洲有限公司
強生(香港)有限公司
K Cash Express Limited
嘉威車行有限公司
蘇浙公學
景生車行有限公司
九龍塘學校(中學部)
領彩有限公司
路德會梁鉅鏐小學
嶺南大學
lululemon
Mattel Operation Asia
明報雜誌有限公司
明報周刊
香港鐵路有限公司
MWI香港數碼營銷有限公司
新傳媒集團
新世界發展有限公司
北角浸信會
香港海洋公園
泓建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普衡律師事務所
保良局董玉娣中學
唐楚男(瀝源)幼稚園暨幼兒園
Rainbow Foundation
彩虹媒體集團
聖公會主恩小學
聖公會白約翰會督中學
聖公會聖十架小學
聖公會主風小學
聖公會聖三一堂中學
聖公會基愛小學
聖公會基恩小學
聖公會慈光堂聖匠幼稚園幼兒園
聖公會林裘謀中學
聖公會李兆強小學
聖公會靈愛小學
聖公會呂明才中學
聖公會聖安德烈小學
聖公會聖本德中學
聖公會聖紀文小學
聖公會聖多馬小學
聖公會聖提摩太小學
聖公會德田李兆強小學
聖公會將軍澳基德小學
聖公會仁立紀念小學
聖公會仁立小學
新會商會陳白沙紀念中學
SCMP Hearst Publications Limited
深培中英文幼稚園
凱亞出版有限公司
珩泰註冊服務有很公司
沙田官立中學
上海商業銀行有限公司
沙田崇真學校
瑞安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思源基金會
奇正創作室有限公司
信和管業優勢
智慧香港
索尼音樂娛樂(香港)有限公司
聖若瑟書院
聖馬可堂白普理幼稚園
聖馬提亞堂肖珍幼稚園
聖保羅堂幼稚園
聖保羅堂幼稚園(北角)
新渡輪服務有限公司
新鴻基地產有限公司
新恆基國際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聯合新零售有限公司
太古可口可樂有限公司
太古地產社區關懷基金
太古地產有限公司
太興飲食集團
泰和車行有限公司
德信學校
香港公益金
香港中華媒氣有限公司
香港華人基督會華豐堂
九龍巴士(一九三三)有限公司
The Nest Coffee Shop
天星小輪有限公司
東華三院馮黃鳳亭中學
東華三院李嘉誠中學
雁心會樂幼基金
富城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偉邦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寰宇家庭有限公司
油蔴地天主教小學
宜夆建築工程有限公司
益豐車行有限公司
湕承。台式便當
個人
陳頌康
陳福平
陳柏宇
陳秀月
陳觀照
張志雄醫生,BBS
崔永康教授
鍾嘉欣
方富輝博士
馮淑文
江玉歡律師
關冰儀
李麗蕊
梁慧貞
梁少玲
李惠敏
呂家豪
魏秋琪
鄧家彪議員BBS, JP
Young David
按英文字母排序
麥振忠先生(教育工作)
我在工作上接觸的青年大都有家人疼愛及充裕的學習資源,故我選擇捐助聖基道,讓院內兒童能同樣得到關顧,以身作則將「施比受更有福」的訊息傳揚開去。
黃俊傑先生(財務策劃師)
兒時看卡通片「長腿叔叔」時,會幻想自己成為長腿叔叔,幫助有需要的人。現成為兩孩之父,我更想作好榜樣,讓孩子明白「施比受更有福」。
黃偉平先生(建築測量界)
當年在嬰兒博覽以自己和大女的名義捐款,今年再替太太和細女報名成為助養人,盼望大家齊來參與,為有需要的小朋友帶來更大、更有意義的改變!
黎家泰「失敗乃成功之母」
五十九歲保險經理黎家泰,兒時因家貧入住聖基道兒童院,四年的院舍生活,除了訓練他獨立思考外,亦讓他立志努力讀書。中學畢業的泰叔,憑毅力不斷進修,由冷氣學徒成為今日保險經理,並經常參與兒童院舍的義務工作。月前,黎家泰獲聖公會聖基道兒童院舉辦的「好好生活選舉」頒發獎座,表揚他自學成功的精神。談及獲獎感受,五十九歲的泰叔打趣地說:「有人提名參加,梗係開心,起碼自己做嘅嘢有人認同。」生長於赤貧家庭的黎家泰,在家中排第三,共有五名兄弟。五三年,他隨母親從廣州來港,因家貧,父母把他送入新界大埔道十三咪半(聖基道兒童院舊址)。懂事的他投入院舍的生活,並學識獨立思考。五七年,泰叔小學畢業,並離開兒童院,惟家人難以支付他繼續升學的費用,他遂半工讀,先後從事冷氣學徒、電鍍學徒及文員,並花了十年時間,在夜校進修英語及完成中學課程。六十年代,泰叔在公正行從事保險賠償公證人,需要接觸各類的法律條文,他感到法律條文的英語字句艱澀難明,嘗試把法律條文的句子結構逐一分析,包括字、詞、片語及子句等,並創立「黎氏易通讀法」。八十年代,他把「黎氏易通讀法」的使用技巧寫成教科書,助有興趣人士更易掌握法律的條文。同時,他將這種讀法應用在建築合約的條文上,並編著多本建築法律的書籍,供行內人士及大學圖書館訂購。現從事保險行業的泰叔,已婚育有一子一女。每逢節慶,他會義務協助聖基道兒童院籌辦舊生聯誼活動,與昔日院友暢談生活點滴,互相勉勵。
黑洞變成溫暖
阿偉 - 兒童之家
「我來聖基道時只得兩歲,多謝家長和社工,把悶悶的、不說心底話的我,變成活潑開朗的我,也把我心裡冰冷的黑洞變成溫暖。」